2025 年 2 月 23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备受瞩目的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亮相。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处于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指导中国"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紧密贴合广大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实际。
在当前乡村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农业补贴是否充足、增收渠道能否拓宽、公共服务水平怎样提升等,成为农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话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件精准聚焦并积极回应了这些问题,着重关注了 6 类群体,为乡村发展指明方向。
对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种粮的合理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稳固粮食生产根基,为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筑牢基石。
现实中,有种粮农户表示,一些补贴政策的实施缺乏透明度,如同"拆盲盒",农户在播种前无法预知补贴情况,只有在播种后才能了解具体补贴内容。例如,有的地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在春耕之后才进行公示,有的小麦种植户需等到麦苗返青时才收到农机购置补贴的细则,甚至有双季稻产区的农民戏称要等到早稻抽穗时才能等到政策,晚稻收割时才能看到相关文件。这些补贴政策本应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指挥棒",但实际上却变成了事后的"安慰奖"。因此,一些农户为了不错过补贴,选择在同一块地上轮流试种不同的粮食作物,导致广种薄收。
此外,农民在申请补贴时还面临政策信息不明确、发放标准不统一、到账时间不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补贴政策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获得感,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决策和种粮积极性。
如今新政策的实施,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同时,大力鼓励在乡创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民开辟多元增收路径,推动农村产业向多元化、特色化迈进,全面激发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