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不一般,出现罕见特点!有啥征兆?答案来了

2024-08-02 10:25  头条

俗话说"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说的就是不管立秋到还是没到,只要到了农历六月二十日之后,炎热也就到头了,天气就会转凉。不过,今年有点不一般,因为今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正好是中伏,此时正是一年里最为炎热的开始,天气也就不会转凉,为此就不符合俗语所说。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就略微不符合自然规律,这也预示着今年天气变化将会趋向于极端。

为此,民间就有了"今年立秋大不同"的说法,而且民间认为今年立秋恐将出现"热秋",也就是立秋后的炎热程度可能会超过暑天。那么今年是"热秋"吗?有何预兆?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今年立秋的大不同。

今年立秋大不同

首先,今年立秋是"母秋"。

由于今年立秋的时间在农历七月初四,农历月份的日子为双数,而根据"公为单,母为双"的说法判断,这一年的立秋就被称之为"母秋"。

母秋,意味着今年立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秋老虎天气,即高温闷热天气会持续较长时间。这是源自农谚,"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意思就是说,母秋预示着炎热,公秋预示着凉爽。

这么看来,今年的立秋依然会很热,虽然这种酷热的天气让人反感,但是这种天气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就是好事,因为母秋更有利于粮食丰收。‌

据悉,立秋后如果天气较热,庄稼的成熟和产量就会提高。因为农作物成熟需要特定的温度与光照条件,而如果立秋变得冷飕飕,那么庄稼成熟就会变缓,收成自然就会变少。

其次,今年立秋是"七月秋"。

据悉,今年立秋出现在农历七月份,为此又被称为"七月秋",而七月秋的特点就是粮食收成不错。

农谚有云"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七月立秋粮食成秋"。意思是说如果立秋出现在农历六月份,那么今年庄稼收成就会不好;而如果立秋出现在七月份,那么今年的庄稼就会迎来大丰收。

因为六月份立秋意味着今年立秋来得早,盛夏结束的早,此时对于庄稼作物来说,还未得到充足的热量,也就会影响作物的成熟,造成减产。相反,如果立秋出现在农历七月份,就意味着今年立秋来的晚,庄稼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来支撑成熟,为此就是个丰收年。

这么看来,今年庄稼就会有个好收成。

最后,今年立秋是"秋包伏"。

所谓"秋包伏",指的是立秋出现在末伏前,导致秋天包含着末伏。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今年秋后还会继续炎热一段时间,这样对于庄稼作物来说就会非常有利,有利于作物增产。

而今年的立秋时间正好在末伏前一周,为此就属于"秋包伏"。

对于秋包伏而言,民间也有谚语,"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说的就是秋包伏会导致炎热持续;伏包秋(末伏跟立秋同一天),就会导致天气凉的早。

当然,民间还有"立秋无雨是空秋"的说法,就是说如果立秋这天不下雨,那么今年庄稼收成就会不好,甚至没有收成。这也预示着立秋有雨不是好年景。

总之,立秋这天天气炎热,相对来说更符合自然规律,因为立秋还处于三伏天中,本身气温就高,而且每年要到处暑之后,天气才会正式转凉。如果凉爽天气提前了,势必会意味着极端自然规律发生了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出现,所以就是不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