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等欧洲六国能撑起援乌重任吗?多方面进行分析

2025-04-02 13:33  中国网

近期,俄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演变。首先是美国越过欧乌与俄罗斯进行直接对话沟通,随后,美乌两国领导人在白宫公开争吵。与此同时,欧洲的战略自主呼声重新高涨起来,似乎与当前美国政府走在不同方向上。

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结束争吵后径直飞往伦敦,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3月2日,斯塔默在伦敦召集峰会,讨论欧洲安全与乌克兰和平问题。英国、乌克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5国领导人及北约秘书长、欧委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与会。根据外媒报道,峰会达成维持对乌军援、为乌争取和谈"上桌"、寻求持久和平、组成对乌安保"自愿者联盟"四项共识。此外,斯塔默还表示,英、法、乌三国将联合向美国提出欧洲版的"和平计划"。3月6日,欧盟还将围绕安全问题召开特别会议。可以说,欧洲在安全问题上进入"关键一周"。其中有四个关键点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欧洲难以在乌克兰问题上完全替代美国,尤其是在军事援助方面。当前,美国在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中占据半壁江山,而且是"最有效的那一半"。特别是在防空和远程武器方面,欧洲基本没有合适的替代品。欧洲在援乌问题上常常难以达成一致,因此行动比较迟缓。2023年,欧洲曾对乌克兰作出提供100万枚炮弹的承诺,但该承诺的兑现延迟了大半年。乌克兰方面有评估称,若特朗普政府停止对乌克兰军援,乌克兰武器库存只能支撑6个月。所以,欧洲实际上既无充足的能力也无十足的意愿完全替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