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军对也门拉斯伊萨港的轰炸引发了一场震动全球的"死亡风暴"--74人葬身火海,171人重伤,红海海面被泄漏的原油染成黑色。这场被称作"3月以来最血腥袭击"的行动,不仅未能扑灭胡塞武装的抵抗之火,反而点燃了新一轮复仇的导火索。当胡塞的导弹与无人机扑向美军航母时,一场非对称战争的真相浮出水面:超级大国的铁拳,为何砸不碎一支地方武装?
一、石油港口的"炼狱时刻":美军空袭引爆人道危机
4月17日凌晨,也门西部拉斯伊萨港的油罐区突然被火光照亮。美军B-2轰炸机投下的精确制导炸弹,瞬间撕裂了这座胡塞武装控制下的经济命脉。社交媒体流出的画面显示,爆炸引发的火球高达百米,浓烟遮蔽了半个天空。
"油罐像纸片一样被撕碎,逃跑的工人被火舌吞没。"一名幸存者在医院哭诉。希腊媒体披露,多数死者因燃烧弹引发的高温气化而尸骨无存,仅能通过DNA确认身份。更致命的是,泄漏的数千吨原油正随洋流向红海南部扩散,威胁着沙特、埃及等国的渔业与生态。美军声称打击目标是"切断胡塞的石油走私资金链",但联合国数据显示,该港口70%的收入用于也门北部平民的食品与药品采购。一场以"精准"为名的空袭,最终演变为人道主义灾难。
二、胡塞的复仇:无人机"蜂群"扑向美军航母
48小时后,胡塞武装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4月19日,两架自杀式无人机突破美军"宙斯盾"防空网,在"卡尔·文森"号航母附近海域坠毁。同日,一枚反舰导弹击中护航驱逐舰的弹药库,引发连环爆炸。尽管美军宣称"拦截成功",但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承认:"这是航母编队2023年部署以来遭遇的最危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