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南方高温达到近期峰值,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局部气温有望刷新同期最高纪录。报道口吻直说结论:热浪正把气温推上顶点,短时间内会有明显波动。
先看最远一点的那几天。9月18日20时至9月19日20时,沿淮和淮北仍有阵雨或雷雨,淮北雨量偏大,局部可能出现大雨。其他地区云量偏多到晴。最高温方面,淮北跌到19~20℃,沿江和苏南还能留在27~28℃,其余地方大约24℃。最低温,淮北徘徊在16℃左右,沿江和苏南在21~22℃,其他地区约19℃。全省以东北风为主,4-5级,阵风可达6级,海陆风力都不弱。
再往前倒一点,9月17日20时至9月18日20时,淮北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苏南则是阴有阵雨,雨势会逐步减弱并转为阴天;其他地区以多云到阴为主。最高温:淮北22~23℃,沿江和苏南26~27℃,其他地区约24℃。最低温:东南部23~24℃,淮北17~18℃,其余地区21℃左右。风向转为东北风,4-5级,阵风6级。感觉像是热情的尾巴被剪掉一截,早晚温差立刻拉开。
回到更近一步,9月16日20时至9月17日20时,整个江苏以阴天为主,有阵雨或雷雨。沿淮和淮北的雨量会比较大,部分地方出现暴雨级别;沿江和苏南局部雨量属于中等。最高温在本省东南部还能冲到32~33℃,沿淮和淮北维持在25~26℃,别处大约30℃。最低温方面,东南部26~27℃,淮北19~20℃,其他地区23℃左右。风向先偏东风大约4级,随后转偏北风,5级并伴有6-7级阵风。遇到雷雨的时候,短时阵风会飙到8-10级,雨雷合体,出门要留神。
再往前看一点,江苏省气象台在9月16日15时15分发布了海区大风黄色预警。预警内容显示,预计17日凌晨到白天,连云港海区阵风可达9-10级,盐城海区阵风7-8级。这条提醒给靠海的朋友打了个醒神:海面风大、浪高,海上作业和近海出行要格外谨慎,渔港作业更要注意安全。
把时间轴往回拉到事件发生的起因层面。南方这波高温是怎么来的?是夏天的余温加上暖湿气流在南方盘桓,热力在白天累积,夜里散不掉。热得干不透,城市里热岛效应放大了体感温度。冷空气在北方酝酿好久,终于约在18日出手,像一股冷水要泼下来,把高温按住。气象台的判断比较明确:从18日开始,冷空气会往南渗透,南方的大范围高温会迅速收缩,江南一带有望暂时喘口气。
回到江苏本地的节奏。17日这天,江苏自北向南会有一轮降水过程。降温起点在17日,气温开始明显回落。18日起,全省多数地方的最高温就会稳定在30℃以下。19日更明显,徐州、连云港、宿迁这些偏北城市的最高温将降到大约20℃左右,白天不热,早晚凉意立马显现。听起来像季节的切换键被按下,衣服得准备好。
说点生活里的细节。连日高温,市民白天寻凉成了日常。路边小摊生意不景气的反差来自午后雷阵雨。等到冷空气南下,雨雾会把空气洗一洗,能见度改善、尘埃落下。老人和孩子要特别照顾,午后突然一阵冷风,既要防晒也得备点薄外套。种植户要留神短时间的强降雨对秋收计划的影响,尤其是沿淮和淮北的低田块,排水不畅的话作物受涝风险更高。
出行方面的建议更接地气。早晨出门,往常的短袖今天穿着没问题;到了夜里,外出吃夜宵的朋友别忘了带件薄外套。自驾游或短途旅行的人需要关注路况预报,雷雨来临时路面湿滑,能不赶路就别赶。海边活动要听从港口和气象提示,连云港、盐城近海风浪大,不适合小艇出海。
再强调几条关键数据,方便记忆。东南部白天最高能到32~33℃,淮北白天最低也有19~20℃的"清凉",到了18日后淮北最高下探到22~23℃,19日会进一步逼近20℃。风场从偏东风转为偏北风,阵风普遍会加强,局地海面阵风能到9-10级。雷雨时短时强风的出现频率也会上升,遇到闪电和雷声,室外活动立刻寻安全场所。
情绪化一点来说,你以为夏天还能赖着不走,冷空气就像那位不客气的亲戚,按了门铃就来。高温一次性冲顶,冷气紧接着把热情按回地面。这种天儿最难,早晚两副面孔,出门前一句话能救命:查一下气象预报。
最后给几条实用小贴士。家里老人孩子多的,晚间风冷要加件薄衣。电风扇空调别整天开到极限,室内外温差别太大容易感冒。海边、江边的人把高风和大浪列入出行清单里,尽量推迟近海活动。农户留意沿淮和淮北的排水,必要时把农机停稳。上班一族带把伞,午后雷阵雨随时来访,别让自己成了"没准备的那一个"。
天气报告到这里。大致节奏是这样:高温先来一波峰值,冷空气按时而至,雨和风带来不适应的两天。把衣服和计划稍微调整一下,别让气温和风向变成你的坏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