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也开始动摇了,据悉,为了避免美国将关税上调至30%,欧盟可能也会同意与美国达成与日本类似的贸易协议。
不过美欧协议还未一锤定音,或与冯德莱恩以及科斯塔访华有关。
在当前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全球产业格局深度重构的大背景下,欧盟正站在"外部压力加剧、内部结构失衡"的关键战略节点。
美国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政策强势回潮,对长期稳定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信任基础造成严重冲击。根据美国最新贸易政策动向,其计划于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30%关税,若双方在剩余一周的谈判窗口期内未能达成实质性妥协方案,欧盟经济体将面临显著的关税壁垒冲击。
然而欧盟依旧没有放弃打"中国牌",频出对华强硬政策,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再次"点名"中国,以"援俄"为由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制裁清单。
实际上,"援俄"只是欧盟的借口,遏制中国才是欧盟的真正意图。
但欧盟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中国产业依赖性、互补性强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欧盟内部,针对对华议题的战略取向呈现出显著的分歧态势,这种分歧横跨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关键维度,各领域间相互交织、影响深远。
当前,务实合作的需求与"制度性对抗"的倾向形成两股对冲力量,在欧盟内部持续博弈,导致其难以凝聚形成一套统一、明确且具连贯性的对华战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