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在国际航运界掀起波澜 -- 有外媒报道称,近期大量外国船只在霍尔木兹海峡等中东海域悬挂五星红旗,试图以此防止成为被袭击目标。
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也让人们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有了更多思考。7 月 8 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在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一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东海域一直是全球航运的敏感区域。巴以冲突的持续发酵,使得该地区的安全形势愈发严峻。
也门胡塞武装为支持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频频在红海及也门附近水域对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不仅如此,美英等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导致这一海域的商船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风险。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为了保障自身船只在中东海域的航行安全,许多外国船东可谓绞尽脑汁。一些船只开始采取 "特殊手段",例如在航行过程中发出与中国相关的 "非常规信息"。
仅在 6 月 26 日,就有大约 55 艘往来海湾与红海地区的船舶发出了至少 101 条和中俄相关的 "非常规信息" 。巴拿马籍货船 "远祥发展" 号在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时高声播报 "本船运载货物全属中国所有";
中国籍油轮 "鸳鸯湖" 从沙特运原油回宁波,途经霍尔木兹海峡时全程播报 "本船属中国船舶",直到驶出海峡才切换为 "目的地:中国宁波舟山港"。甚至还有一些西方船舶,因担心被袭击,也试图通过标榜自己与中国有关联来降低风险。
面对外媒报道的这一现象,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回应称:
"公道自在人心。中方将继续站在和平一边,站在正义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注入稳定性、正能量。"
这一回应简短有力,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它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着客观中立、合作共赢的原则,这种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许多国家和组织的认可与尊重。
事实上,中国在国际航运安全领域的积极作为由来已久。在过往的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和平与正义的一边,积极推动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在中东海域问题上,中国也一直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激化矛盾的行动,倡导依据国际法维护该海域的航道安全。
中国的这种公正立场和建设性态度,使得中国船只在通过中东海域时拥有相当高的安全保障,也让五星红旗在这片海域成为了一种安全的象征。
早在 2024 年 1 月,也门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巴希提在接受俄媒《消息报》专访时,就曾以胡塞官方身份宣布:
"中俄船舶在红海享有航行自由,我们不仅不会妨碍,还将确保其安全。"
这一表态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中国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公正立场以及与中东国家友好的外交关系。中国与伊朗等中东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这无疑为中国在该地区赢得了尊重和信任。
对于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求安全的现象,部分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表示: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和平形象得到了广泛认可。"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一种肯定,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有网友提出担忧:"要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现象,打着中国的旗号从事非法活动。"
从国际战略角度来看,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式微。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军事和经济实力,在中东地区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该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而中国倡导的和平、合作、共赢理念,正逐渐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美国海军在中东海域的所谓 "护航行动",未能有效保障商船安全,反而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相比之下,中国通过积极的外交斡旋和公正的立场,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了正能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此次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防袭击事件,是对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一次生动诠释。它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正义立场,也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吸引力。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地站在和平一边,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