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威胁苹果公司,要求该公司在美国境内制造iPhone,否则须缴纳至少25%的关税。然而,要想实现iPhone"美国制造",似乎有点难。
据美国媒体市场观察(MarketWatch)27日报道,由泽扎斯(Michael Zezas)领导的摩根士丹利美国公共政策团队的分析结果显示,特朗普可能拥有对外国制造的iPhone提高关税的法律授权,但这不会改变苹果公司的海外生产策略。
早在2016年首次竞选总统时,特朗普就向选民承诺,他将让苹果开始在美国生产电脑和其他设备,而不是在其他国家进行生产。
上周(5月23日),在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后,苹果公司的股价上周五下跌3%。因特朗普暂缓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缓解了市场担忧,苹果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报道称,即使假设没有审批问题,且拥有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在美国启用一家中等规模的消费电子产品组装厂至少需要九个月的时间。
该团队说:"现在考虑一下,苹果公司需要多个工厂和大约数十万名熟练掌握高科技加工机械的季节性工人(或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才能每年为美国市场生产6500多万台iPhone。"
因此,这需要数年时间,这还是没有考虑在美国生产iPhone的成本可能会比在中国或者东南亚高出75%。
报道指出,相比之下,对价值约450美元的手机制造材料征收25%的进口关税,相当于将每部设备的成本增加110美元。如果苹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价不到5%,就可以完全抵消关税带来的影响。
摩根士丹利团队表示,苹果公司可能会选择在美国生产AirTags或HomePods等产量较少的设备。"但从大局看,即使征收25%的关税,也很可能无法激励苹果将30%的iPhone生产转移到美国。"
当地时间2024年9月9日,美国加州,2024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举行。iPhone 16系列亮相。 IC photo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苹果公司是可以在美国生产iPhone的,但分析师认为,短期内,这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
供应链专家则表示,在2025年将iPhone生产转移到美国是愚蠢之举。专家称,年轻的中国女性手指较小,这让她们在装配iPhone时更具优势,因为她们在安装螺丝和其他微型零件方面更加灵巧。两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在最近为评估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可行性而进行的分析中,该公司确认在美国找不到具备同等精密装配技能的人才。
此外,中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流动工人,他们可以随着苹果新iPhone的生产周期前往位于各地的工厂打工。他们通常从夏季工作到春节生产放缓的时期,因此苹果的供应商无需向他们支付全年的工资。
报道还提到,中国拥有雄厚的工程人才储备。早在2017年,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就表示,中国的工程人才储备人数之多,可以填满多个足球场,而美国的同类型人才甚至填不满一个房间。
目前,苹果公司虽已加速在印度生产iPhone,但仍在中国组装iPhone中大部分的复杂组件,包括屏幕和面容识别技术模块。这些组件经过一个被称为"预装配"的过程后再运往印度,最终在那里组装成一部iPhone。因此,最终产品可以声称是在印度组装的,但其实大部分工作是在中国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除了将矛头指向苹果公司,还威胁起包括三星在内的同类企业。
特朗普此前在被问及关税是否仅针对苹果公司时表示,"范围会更广。三星和任何生产该类产品的企业都将被涵盖,否则这不公平。"他补充说,相关征税措施将 "适当实施",并在6月底前准备好执行,但未透露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