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导盲犬要全楼同意?媒体:导盲犬进楼不该有“门槛”!(2)

2024-11-11 12:00  封面新闻

应当明确的是,盲人能否申请盲犬,不应受制于个体偏见,公共政策决策也不应纵容和鼓励偏见。

盲人、导盲犬与邻里居民之间的冲突,最为常见的就是导盲犬便溺所导致的卫生等问题。此前,一位刘姓的视障女士,就曾因导盲犬排尿问题被邻居投诉2年,一度引发舆论关注。

有专业人士指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导盲犬不能在室内排便,必须在室外定点排便。母犬的大小便,尚能套个塑料袋兜住,排泄物可"打包"拿走。但公犬的小便,则只能觅一处地方解决,注定要"留痕"。

导盲犬多是拉布拉多与金毛。这类大型犬的排尿量本身不小,加之,进入工作状态时,导盲犬不能大小便,必须憋尿。相较于普通犬只,导盲犬的单次排尿量也就较大。如果小区内没有合适的场所,又或者盲人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势必会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矛盾冲突也常常由此引发。

此次地方制定相关草案,对盲人申请导盲犬设置门槛,要求"得到邻居的支持",或许也旨在避免类似的矛盾纠纷重演。

但是,针对残疾人制定的相关规定,理应最大限度体现出对这一群体的政策善意。在我国,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直接保障了盲人使用导盲犬的权利。不少地方出台的相关规定中,也都明确盲人可以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

其中透露的政策导向,就是要为盲人出行和正常生活提供保障。事实上,纵观各地导盲犬申请政策,也鲜见"邻居同意"这一门槛。即便考虑到导盲犬排泄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一般也只要求申请者能独立管理导盲犬的排便、卫生问题。

盲人的身边人,最多也就是要求"同居住人无动物皮毛过敏史且同意申请人使用导盲犬""家人都赞同使用导盲犬,无动物皮毛过敏史",并没有延伸到邻里层面。

所以,对相关部门来说,即便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想"把功夫下在事前",从一开始就避免后期出现邻里矛盾纠纷,也并非没有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

比如,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走访,查看盲人所在小区是否有合适的犬只排泄场所,验证盲人是否具备良好的犬只便溺清理能力等。

说到底,在公共政策层面,不宜简单规定"需要得到邻居的支持",来抬高盲人申请导盲犬的难度,更应当在人道主义关怀前提下,积极协调、帮助以及引导,让盲人的出行需求与权益,切实获得公共政策的呵护与尊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