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阿夫杰耶夫卡就是俄乌双方争夺的对象。但由于此地营垒森严,俄军此前的多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
最近,俄军又加大了对阿夫杰耶夫卡的攻势。
一、500公斤炸药炸响,乌军被炸上天
近日,阿夫杰耶夫卡附近的乌军阵地上,突然传出了剧烈爆炸声,阵地上的乌军瞬间被炸上了天。
还没等乌军反应过来,埋伏好的俄军就从地下冒了出来,对着幸存的乌军一顿猛攻。
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势,乌军士气大减,边打边撤,阵地很快就被俄军占领了。

500公斤炸药在乌阵地下方炸响
据了解,这次爆炸是在乌军阵地下方的地道发生的,还用了整整500公斤烈性炸药。
显然,俄军此次进攻的战术是,先用爆炸打得乌军措手不及,再出动埋伏好的士兵,占领阵地。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
事实上,这并不是俄军第一次在俄乌战场上使用这种战术。
上个月,乌克兰方面就曾表示,俄军开始在前线使用一种新战术--在乌军阵地附近挖地道。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隐蔽,还便于俄军发起突袭。
其实,这次突袭,不过是俄军猛攻阿夫杰耶夫卡计划的一部分罢了。
二、俄军对阿夫杰耶夫卡发动第三波袭击
几天前,阿夫杰耶夫卡前线的乌克兰士兵,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对面的俄军平静得可怕。
事实上,他们的预感是正确的。大量俄军集结到了阿夫杰耶夫卡前线,准备对这个久攻不下的地方展开新一轮的猛攻。
据乌克兰方面估计,集结而来的俄军总数高达4万人。
成群结队的俄军,一个排接着一个排地冲向阵地,与驻守在那里的乌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
乌克兰宣称,这正是俄军对阿夫杰耶夫卡发动的第三波大规模袭击。
据悉,俄军对阿夫杰耶夫卡发起了全方位的进攻。阿夫杰耶夫卡的北翼和南翼都遭到了非常猛烈的攻势。

阿夫杰耶夫卡遭到了全方位的进攻
乌克兰方面还称,俄军试图通过持续的攻击,拖垮阿夫杰耶夫卡防线上的乌军。
此外,一名乌克兰军官在社交软件上披露了双方交战的一些细节。
在一个作战区内,俄军实施了十多次空袭,双方进行了50多次战斗,发射了近千发炮弹。
此外,他还宣称,俄军有51件军事装备被摧毁,其中包括坦克、高射炮、防空导弹、重要军事设施等。
另一名在前线作战的乌克兰军官则表示,"田野里到处都是尸体"。
尽管乌方的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但可以确定的是,双方在阿夫杰耶夫卡前线的交战确实相当激烈。
不过,乌克兰方面表示,截至目前,他们的守军还牢牢掌控着阿夫杰耶夫卡。

乌克兰士兵在阿夫杰耶夫卡的树林里休息
但是,这样的局面能维持多久呢?
毕竟,受巴以冲突等因素的影响,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早已大幅缩水。
斯洛伐克总理更是公开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三、斯洛伐克:不会给乌克兰提供武器
近日,正在捷克访问的斯洛伐克总理罗贝尔特·菲佐,重申了斯洛伐克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支持乌克兰争取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但不会给乌克兰提供武器。
此前,菲佐就表示过,不会支持"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提议。

斯洛伐克总理罗贝尔特·菲佐
其国防部长罗贝尔特·卡利尼亚克,也在不久前向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表明了这一点。
这意味着,乌克兰能拿到手的军事援助又要少一些了。
要知道,十几天前,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才亲口承认,欧盟无法兑现此前的承诺,在一年的时间里,给乌克兰提供100万枚炮弹。
毕竟,时间过去大半,欧盟才凑够30万枚炮弹。
虽然欧盟表示,会想办法确保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可能真的无法兑现这一承诺。
一方面,负责生产炮弹的欧洲防务企业,会把将近四成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如果要确保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就得说服这些企业,把炮弹等装备优先出口到乌克兰。而这无疑是个相当有难度的任务。
另一方面,乌克兰的反攻并未奏效。反倒是俄军,可能会利用冬季优势,搞一些大动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原本支持乌克兰的欧盟国家,未必舍得继续给乌克兰提供真金白银的援助。
而美国就更指望不上了。

美国白宫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本该提供给乌克兰的美国武器大量流向了以色列。这导致最终到达乌克兰的美国炮弹少了30%以上。
更糟糕的是,美国国会在援乌问题上陷入了僵局。
这意味着,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可能会进一步缩水,甚至开始枯竭。
局势微妙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表态。
四、普京:必须考虑结束俄乌战争
近日,普京出席了G20领导人视频峰会。在会上,他公开表示,必须考虑如何结束俄乌战争这场悲剧。
而且,普京还称,俄罗斯从未拒绝过与乌克兰和谈。反倒是乌克兰,不仅主动退出和谈,还签署总统令,禁止与俄罗斯进行这类谈判。

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的这一表态,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对这场冲突最具安抚性的言论。
因此,它也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没过多久,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菲丹就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土耳其愿意再次充当调解人,促成俄乌新一轮的和谈。
要知道,俄乌之间的最后一轮和谈,正是在土耳其进行的。
尽管俄罗斯和土耳其相继释放出了和谈信号,但乌克兰方面似乎并不买账。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连连拒绝。总统办公室主任波多利亚克也表示,除非俄军撤出乌克兰,并进行相应的补偿,否则不会和俄罗斯进行和谈。
与乌克兰的"强硬"不同,外界普遍不看好乌克兰。
美媒称,西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决心早已开始动摇,乌克兰可能真的得放弃一些东西。
意大利媒体更是直言,能拯救乌克兰的,不是西方提供的各式武器,而是和平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恐怕要好好想想,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