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作为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奉行利益至上,基于利益驱动,特朗普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值得奇怪。
对访华一事,特朗普上任时就一直挂在嘴边,将访华作为一种对华筹码待价而沽。
据美媒《CNBC》报道,当地时间8月5日,特朗普接受电话专访时,再次就访华一事表态,如果中方能对美国退让,让中美贸易协定达成,特朗普将在年底前访华。否则就不会花19个小时飞到中国,进行一次毫无意义的会面。这番表态的潜台词很明显,就是想要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认输。
实际上,这已经是瑞典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会面后,特朗普第二次否认访华。与上次不同的是,只不过这次特朗普开出了一些新条件。
在该问题上特朗普表演变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从去年走马上任,就迫不及待在就职演讲上表示,要在100天内访华。而后更是两次向外透露中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访华一事已经在行程表上,只是时间问题。
但让人毫不意外的是,7月底,特朗普直接翻脸,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否认寻求与中方举行双边元首会晤的报道,并表示关于中方的93阅兵仪式邀请已经过期,除非中方再请他,否则"没兴趣"。
果然,在让人"失望"这件事上,特朗普从不让人失望,但也不让人觉得奇怪,特朗普利益至上的商人性格本就反复无常,更何况当下还处于中美关税谈判的重要节点,除非中国先认输,否则以特朗普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必然会将"访华"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访华作为特朗普对华在关税谈判上的最后保险,在中美关税谈判中,没有取得决定性优势前,特朗普断然不会轻易"访华"。
一方面,访华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关税战的终点,一旦没有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特朗普"输了"。
特朗普作为"赢"学家,自然想以赢家姿态前往中国,将访华作为其彰显"赢"学之路的终点,这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特朗普的站在聚光灯下的,广受瞩目的感觉。
另一方面, 访华不仅是特朗普对华施压的手段,同时也用来安抚国内企业、保证国际经济市场平稳的强心剂。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在经济利益上都有不同程度地绑定,这在让全球经济充满活力的同时,也是特朗普敢于举起关税大棒的根本。
尤其是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在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国际经贸格局,对中美彼此来说影响更大。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稀土材料出口国,在稀土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而现代科技制品对稀土的极度依赖,也让美国在对华关税问题上步履维艰。
在美国现如今无法实现稀土自产的当下,美国的军工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出口,这就让特朗普需要不断在访华问题上来回横跳,保证美企对特朗普政府的怨气维持在一个临界点。
所以,以中美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一旦中美经济脱钩,对国际经贸秩序将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同时中美互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经济脱钩对两国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作为中国商品最大消费国,一旦中国消费品全面退出美国市场,这将造成消费品市场的巨大缺口,即便从印墨等国家替代进口,但其商品质量和产业链。
而原本用于出口美国的商品,不想在国内形成积压只能选择销往其他国家,这也会导致现行的全球经济秩序全面洗牌。
所以特朗普反复拿访华说事,不仅是给国内一个交代,也是给盟友们一个交代,以此证明中美关系并未恶化,彼此之间都还有的谈。
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之间的利益已经深度捆绑,特朗普想用商人那套庄家通吃的做法,根本就是在丢西瓜捡芝麻。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且严肃的。中国的态度也放得很明白,朋友远道而来,烹茶宰羊盛待;反之,棍棒相加,选择权已经放在特朗普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