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官员:阵风表现出色 击败了中国导弹

2025-09-16 16:01  头条

印巴空战最大赢家不是中国,而是法国?

9月13日,《今日印度》披露,印度国防部计划再购买114架"阵风",对此印度官员表示,阵风战机在"朱砂行动"中表现出色,击败了中国导弹,值得关注的是,几乎同一时间,巴基斯坦总统登上歼-10竖起了大拇指,还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截然不同的举动,再次给"5·7空战"蒙上了一层纱,到底谁赢了?

不过资本早早给出了答案,卢比汇率跌至新低,投资者加速撤离,面对这种情况,莫迪却对中国掀起了桌子,中方这一次也不再惯着了。

莫迪掀桌子

中美经贸第四轮谈判已经落下帷幕,对于此次谈判,中方是这么评价的,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TikTok等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以及建设性沟通。

在Tik Tok问题上,中方再次强调,绝不会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以及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再结合贝森特表示中方提出了"激进"的要求,可见,中国态度的强硬再次出乎美国的意料。

值得注意的是,贝森特再次就购买俄石油制裁一事表态,当记者提问是否会对中国加征像印度25%关税时,贝森特直言,欧洲做,美国才会做,言外之意,美国不会单枪匹马对中国加征类似关税。

这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莫迪又要哭晕在厕所了,但是美国虐他千百遍,莫迪当他如初恋。

近段时间,随着美印关系逐渐破裂,莫迪无视特朗普电话,亲自访华,不少人认为,莫迪将要投靠中国怀抱,但实际上,印度国内的主流观点,一直都是"信任中国是条危险之路"。

印度专家更是直言,中国在无情利用莫迪的善意,悄悄进行领土扩张。

印度对中国的敌意,美国早已经看得清清楚楚,美国新任驻印大使戈尔是这么说的,中印之间一直都有矛盾点,双方也没有共同点,所以莫迪不可能跟中国建立密切关系,相比起来,莫迪更想跟美国好,其次,戈尔一针见血的指出,莫迪近期跟中国靠近,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戈尔这话或许太片面,但是莫迪对中国的戒心无疑是长期存在的,根据彭博社消息,莫迪已经批准了一项边境计划,根据该计划,莫迪政府将投资3000亿卢比,在靠近中国、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等区域,修建铁路干线,毋庸置疑,莫迪这么干,主要还是不放心中国,想以此增强边境地区的投送能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莫迪短暂的对华示好,不是是想增加美印谈判中印度的筹码,美印作为最早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之一,屡屡碰壁,甚至在看到中美第一轮谈判结果取消了91%对等关税以及暂缓24%对等关税后,印度国内纷纷表示,印度也要这么干。

中方此次没惯着

但印度丝毫没有意识到,谈判桌上,实力才是话语权。

这也是为什么印巴空战后,美印关系直接跌至谷底,因为印巴空战彻底让美国认清了印度的实力,别看莫迪大肆宣传印度大赢,然而美国直接将印度称为"死亡经济体",甚至从大国行列除名,卢比更是在9月11日创下88.491兑美元汇率的历史新低,投资者更是加速撤离,可以说,印巴空战不仅撕开了印度的真实水平,更撕开了印度的经济现状。

实际上,"大乘赢学"所蕴含的核心悖论在于其双重依赖性:一方面,它需借助外部敌对势力的塑造来弥合内部存在的分歧与裂痕;另一方面,又必须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以维系其叙事体系的可信度与正当性。

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通过刻意妖魔化巴基斯坦形象、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等手段,成功地将国内深层次的种姓矛盾、宗教冲突等结构性难题,转化为对外展示的"外部矛盾",并利用具有偏向性的叙事策略,塑造并强化其"强人政治"的执政风格。

然而,时至今日,其军事神话的裂痕尚未得到有效修补,经济叙事体系又面临崩塌的严峻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莫迪的选择显然不多了,不过莫迪的选择出乎意料,选择再次购买114架"阵风"战机,采购金额高达230亿美元,很多人直呼,印度这是挨打没打够,但这恰恰是印度不信任中国,却又没多少选择体现。

印度官员不忘高呼,"阵风"战机表示出色,成功压制了中方的霹雳-15E空空导弹,他进一步强调,印度购买114架阵风后,将极大提高印度对巴基斯坦以及东大的空中威慑。

可见,印度对于中国,从来没有亲近一说,面对这种情况,成飞直接邀请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位于成都的制造基地,而巴基斯坦总统成为了首位访问成飞的外国元首,可见,中方此举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