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惠去世,儿子称妈妈唯一遗憾是未见台湾回归

2025-08-21 17:23  头条

中国台湾省高山族歌手千百惠因病在成都安详离世,享年62岁。其子黄士庭在简短讣告中哽咽表示:"妈妈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看到家乡回到祖国怀抱。可惜,她最终还是没能等到那一天。"一句话,让无数歌迷泪崩,也让"台湾何时回家"再次冲上14亿人的心头。

一、把身份证唱成歌的"百惠姐"

上世纪80年代末,《走过咖啡屋》《想你的时候》两首金曲,让千百惠的名字一夜之间从台北火到海峡对岸。彼时的她,嗓音清甜,笑容明媚,是无数少男少女的"初恋声线"。可很多人不知道,在录音棚里,她总爱把随身带的台湾身份证悄悄塞进谱架--"我怕一抬头,就忘了自己从哪里来。"

1991年,千百惠第一次踏上成都的舞台。万人演唱会结束,她在日记里写:"原来回家不用护照,一张机票就够了。"此后三十余年,她定居成都,跑遍甘孜、阿坝、凉山,把高山族的民谣改编成普通话、闽南语、客家话三语合唱,免费教给当地中小学生。"要让台湾娃娃和四川娃娃唱同一首歌",是她最常挂在嘴边的心愿。

二、"身份证换户口本"的惊世一跪

2018年,千百惠在短视频平台晒出成都户口本,配文:"从今天起,我是有根的人。"视频里,她抱着户口本对着镜头深深一跪,泪如雨下。当天,"千百惠落户成都"爆榜,留言区却出现刺耳声音:"为了流量吧?""台湾人跑大陆捞金。"面对质疑,她只回了一句话:"我嫁的不是成都,是中国。"

后来大家才知道,为了这张户口本,她跑了整整三年:注销台湾户籍、放弃健保、补缴税款……工作人员劝她"可以保留双重户籍",她却摇头:"既然回家,就要把根扎到底。"那一年,她在采访中说:"等台湾回归那天,我要把户口本和身份证一起烧给妈妈,告诉她,女儿回家了。"

化疗让她瘦到脱相,但只要精神稍好,她就让儿子把病床摇起来,对着手机直播唱歌。唱到"高山青,涧水蓝"时,她突然停住,对着镜头伸出三根手指:"我大概还能撑三个月,能不能帮我个忙?把这首歌教给更多孩子,让他们记得阿里山,更记得阿里山在中国。"

儿子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已说不出话,只在儿子手心写下歪歪扭扭的"家"字。成都下起暴雨,她在风雨声中离开。儿子遵照遗愿,将遗体捐献给华西医院,用于肝病研究。"妈妈把一生献给了歌唱,最后把身体献给医学,她总说,中国人能帮中国人,就是回家。"

三、未竟的遗憾,也是14亿人的共同考题

"妈妈唯一遗憾,是没看到台湾回归。"黄士庭的这句话,为何让全网破防?因为千百惠的遗憾,何尝不是14亿人的共同牵挂?海峡对岸,有她的出生地;海峡这头,有她的户口、她的歌迷、她扎根32年的第二故乡。一个人,两座岛,一生情!

有网友留言:"她唱了一辈子团圆,却没能等到最圆满的结局。"更多人接力写下:"我们会替你看到那一天。"短短12小时,微博话题"替千百惠看台湾回家"阅读量破5亿,无数网友晒出自己教孩子唱《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有云南山区小学的大合唱,有广州地铁里的快闪,还有台北街头的大陆交换生清唱--"这不是一个人的遗愿,是一代人的使命。"

四、把遗憾变成行动,才是最好的纪念

千百惠走了,但她留下了三样东西:

一本翻烂的户口本:告诉世界,"中国人"三个字,比任何金曲都动人;

212首未发表的小样:全是她改编的台湾民谣,版权已全部捐给国家大剧院,用于两岸青少年音乐交流;

一份器官捐献证书:她的肝脏将用于研究"高山族肝癌高发基因",让医学跨越海峡,拯救更多同胞。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一个歌手的离世,让'统一'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具体而微的体温、呼吸和心跳。千百惠用一生证明:海峡再宽,也宽不过对家的思念;分裂再久,也久不过血脉的牵连。"

今天,当我们再次哼起《走过咖啡屋》,或许可以改一句歌词:"想你的时候,我就去祖国的地图看看你。"千百惠老师,您未尽的遗憾,14亿人接棒。等台湾回家那天,我们会带着您的户口本、您的歌,还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笑脸,一起告慰您在天之灵。

因为,那一天,我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