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黑鹰”引发红军城战役罗生门,俄乌战报各说各话(4)

2025-11-03 11:42  头条

04 战术对比:消耗战与"添油战术"

红军城之战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术风格。

俄军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消耗战。俄国防部战报称,俄军继续在红军城火车站地区以及铁路周边工业区打击被围乌军,同时向东收紧包围圈,并在红军城北部和西北方向击退了乌军九次突围尝试。

而乌军则似乎陷入了被动的 "添油战术" 。有分析指出,乌军的精锐部队就像"流动尖刀",短期能稳住一两个点,可问题是俄军同时在多个方向压上,乌军就那么几支精兵,救得了东头救不了西头。

更令乌军头疼的是后勤问题。有乌军士兵透露后勤线几乎被俄军火力控死了。泽连斯基也承认: "这座城市和通往这座城市的道路上发生了激烈战斗……后勤补给艰难"。

05 国际视角:外援与制裁的双重博弈

红军城之战不仅仅是一场局部战斗,更是国际博弈的缩影。

一方面,乌克兰继续寻求并接收西方军事援助。有媒体报道,意大利通过特雷维索车站向乌克兰援助"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M113装甲车等装备,数量多到足以武装5个机步旅。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制裁压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到,根据乌克兰对外情报局估计,俄罗斯因最近实施的制裁而遭受巨大损失,仅石油部门的限制就可能导致该国每年损失超过500亿美元。

然而,这些外援和制裁能否改变战场平衡,仍然是个问号。俄罗斯驻意大使已警告意大利,意方援乌的武器装备将成为俄军合法打击目标。

06 未来展望:红军城之后的战局发展

无论红军城之战结果如何,它都将深刻影响后续战局发展。

如果俄军完全控制红军城及其东北方向的科斯坚丁尼夫卡,将能够向乌军在顿涅茨克州控制的两大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推进。这两座城市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最后的重要堡垒。

对于乌克兰而言,红军城的失守将意味着其东部防线的重大挫折。正如一些分析所指出的,红军城承担乌军东线后勤枢纽功能,如果被俄军完全控制,将切断乌军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补给走廊,并为俄军进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开辟道路。

不过,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线性推进。即便俄军最终拿下红军城,也将面临进一步推进的挑战,包括乌军在新防线上的抵抗、自身兵力补给的限制,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红军城化为了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不光是地理上的,更是信息上的。一位俄罗斯军事博主对此的描绘颇为传神:"俄罗斯的战术基本上是在这座双方都没有控制权但又极其难以保卫的城市划出一个灰色地带。"

战场上的硝烟终将散去,但信息战的迷雾可能长久笼罩在历史记录中。 红军城之战最终会以"俄军包围胜利"还是"乌军防御成功"载入史册,可能取决于谁能讲好最后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