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怎么防守
乌军利用城里的高楼和地形,用钢筋混凝土修了工事来加强防御。他们把学校、医院这些地方都改成了隐蔽的开火点,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火力网。他们还整合了"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毒刺"防空系统,想用密集的火力挡住俄军。
这个城市对乌军来说,像一个屏障。它在乌军顿巴斯防线的第二梯队,是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的南边大门。要是红军城丢了,俄军就能顺着公路往北开,威胁乌军核心防线的侧翼。
在皮什恰内村的一场战斗里,乌军用预先埋好的雷区,打掉了俄军14辆BMP-3步兵战车,俄军伤亡超过40人。
为了对付俄军的无人机侦察和导弹打击,乌军改进了指挥体系,用了"蜂窝式"的雷场和预先设好的伏击点。他们想通过这些陷阱,让俄军的装甲集群走得慢一点。乌军在这里挖了反坦克壕沟,摆了水泥墩子和铁丝网,还挖了能深到地下15米的隧道当掩体。
红军城还是个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城里有大型的物资储备基地和野战医院,负责前线部队的轮换、伤员转运和装备维修。俄军在2023年就多次想切断这里的补给线,但一直没成功。
这个地方和它附近还是顿巴斯煤田往西运的集散地,是乌克兰的煤炭中心。城区周围还有一些机械制造厂,能帮忙修理装甲车,为前线提供技术支持。乌军的步兵战车加装了"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据说拦截成功率提升到了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