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时间里,特朗普政府应该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中国这边戳穿了他"贸易协议"的"谎言",甚至连日本都直接拒绝了特朗普政府的提议。
而拒绝的内容也十分明确,日本不愿意在"中美之间"二选一,尤其是你美国现在一口一个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谁知道你会不会哪天倒戈相向。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此之前中方商务部已经警告过全世界,如果哪个国家胆敢为了一己私利而牺牲中国的利益,那么面对它的只有四个字:决不轻饶!
日本罕见"拒绝"美国
在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美国又玩起了老把戏。
这回他们盯上了日本,打着老盟友的旗号,把压力直接甩到东京,希望日本能在中美之间做出"忠诚的选择",明确站在美国这边,最好还能顺便给中国来点难堪。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向在美国面前低眉顺眼的日本,居然罕见地选择了"反对",没有照着美国给的剧本演出。
这场小风波,说到底,还得归功于中国商务部那记清清楚楚的警告。
事情其实很简单。美国那边早就打起了小算盘:单打独斗拿中国没啥便宜,占不了太大上风,于是又想拉帮结派,组一个"反华经济联盟",试图靠人多势众在谈判桌上压中国一头。
这个算盘打得啪啪响,第一个拉拢的对象当然是日本。
毕竟在美国人眼里,日本这个盟友向来配合度很高,该掏钱掏钱,该让步让步,指哪儿打哪儿,基本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可是这一次,日本却打了个大大的"马虎眼"。多位日本现任和前任官员告诉彭博社,日本没兴趣配合美国搞小圈子,拒绝在中美之间"二选一"。
就算美国真的提出要求,日本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话说得够直白了:美国想逼日本选边站?抱歉,没门儿。
这一下,美国可算是尝到点"自己盟友反水"的滋味了。日本人的算盘打得很清楚,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出口额几乎和美国市场持平。
根据日本自己的数据,去年的出口总额大概108万亿日元,对美出口21.3万亿,对中出口18.9万亿。一个是老牌盟友,一个是生意大户,硬要二选一?
日本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为了取悦美国,把自己好端端的生意往地上扔?
更何况,中国商务部这次态度前所未有地明确和强硬。
中方此前的警告"生效"了
中方商务部早早就放话了:如果有国家胆敢在中美之间搞交易,想牺牲中方利益来换取自己在美国那边的好处,中方一定坚决反制,绝不手软。
这种警告,放得又响又亮,听不见是耳聋,听不懂那就是装傻。日本当然能听懂,而且听得很认真。
毕竟,和中国翻脸,可不是小事一桩。别说出口受打击,原材料进口这一块,日本的制造业也要跟着喝西北风。
说白了,日本人就是精明。跟美国搞贸易,人家是一路勒着脖子跟你算账,稍不留神还得挨敲竹杠;跟中国做生意,虽然有竞争,但基本上是互利共赢。
两边一对比,脑子没坏的话都知道该怎么选。美国那一套胁迫战术,或许还能吓唬吓唬别人,想拿来对付日本,还是太小看东京了。
更重要的是,日本还有顾虑。中日两国都签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个大框架下面,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都是大方向。
如果日本跟着美国起哄,搞什么贸易壁垒,限制中国企业出口,那等于是当着亚太一众国家的面打自己脸。
别的不说,信誉掉光是小事,被其他RCEP成员国孤立才是真麻烦。搞不好,澳大利亚、东南亚几个经济体还要在背后嘀咕,谁还敢跟日本签自贸协议?
日本到时候就不只是得罪一个中国了,是得罪一大片。
再讲句实在话,日本早在第一时间就派代表去美国谈判了,可见压力是有的。但谈归谈,底线也摆得清楚:要谈可以,但不能把中日经贸关系搭进去当祭品。
特朗普政府这套强买强卖的路子,日本人心里也有数,真要全盘接受,只会沦为别人的笑柄。
全世界都在看着,日本要是第一个在特朗普面前跪了,后面谁还会正眼看日本?连乌克兰在美国面前都拉扯了两个月,日本要是直接认怂,丢的可是东亚老牌经济大国的面子。
日韩关系回暖,日本不敢"赌"
这时候,还有一个隐性因素不能忽略。日韩关系回暖,美日韩三边同盟正在强化,本来是美国一手促成的局面。可谁想到,韩国政局变了天。
尹锡悦被弹劾,左翼李在明有望上台。韩国这边一旦换了政府,路线偏左,那种对美亦步亦趋的姿态八成要收敛。
到时候日本要是傻乎乎地继续紧跟美国,背后连韩国都不帮腔,岂不是孤家寡人一个?别的不说,风险得自己全扛,这种买卖,换谁也不会乐意干。
更何况,日本也不是没有反击手段。在美国面前,日本一直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之一。真要逼急了,抛售一批美债不是没可能。
再不济,动用反垄断武器,敲打一下美国科技巨头,比如谷歌在日本市场上的垄断行为,说封就封。
要知道,贸易战讲究的是实力和底气,美国想动日本,日本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
所以这局面怎么看,都是美国自讨没趣。
原本指望着拉个小圈子,借着盟友们的力量好好收拾中国,结果日本第一个踩了刹车,后头其他国家一看,心里也得掂量掂量。美国人想搞的那套小圈子,八成又要黄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日本的反应,也是对美国霸道外交的一次无声讽刺。过去靠着安全保护伞的光环,想让盟友干啥就干啥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经济利益面前,没有谁能一味讲感情。日本这回的选择,只不过是顺应现实,保护自己而已。
当然,国际局势变化无常,现在日本的态度坚挺,不代表未来不会出现变数。可至少在这一轮,美国让日本"二选一"的算盘,彻底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