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重要会谈之前,特朗普宣布"送"韩国梦寐以求的核潜艇,如此挑衅,别说中国不答应,朝鲜肯定第一个掀桌子。

(特朗普和李在明)
据多家媒体10月30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三,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基本敲定"了美韩贸易协议,即韩国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帮助美国再次伟大"。
然而,李在明之所以掏出这么多真金白银,也是有所求的。韩国总统在会谈中当面请求特朗普,希望美国能向韩国提供核潜艇所需要的核燃料。李在明表示,韩国并非想获得核武器,而是希望建造几艘携带常规武器的核动力潜艇,以追踪中朝潜艇的动向,减轻美军负担。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却掩盖不住韩方野心。李在明明确提到"中国与朝鲜",意味着韩国的"防御需求"已从半岛局部延伸至整个西太平洋,并且还主动对中国发起了威胁。

(核潜艇建造十分复杂)
据报道,面对李在明的请求,特朗普并没有立即表态,但很快就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同意帮助韩国建造核潜艇,并且将在美国本土的造船厂建造。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韩国请求美国建造核潜艇对付中朝,这将加速东北亚的军备竞赛。韩国若获得核潜艇,不论是否配备核武器,都意味着其具备在区域水下持续作战的能力,这无疑将刺激朝鲜进一步强化核威慑,也可能促使中国加强在黄海与日本海方向的反潜部署。届时,整个半岛将被推向风口浪尖。

(美军核潜艇)
从军事角度看,韩国就算真造出了核潜艇,也改变不了任何战略格局。韩国三面环海,看似地理位置优越,实则被中、日、俄、朝四国夹在中间,海上纵深极其有限。
核潜艇的最大优势在于远洋续航和隐蔽突防,可韩国的海域狭窄、岸线密集,根本无法施展长时间潜航的战术空间。它若真潜入黄海或日本海,那等于主动暴露在中朝的反潜网络中,不仅难以隐藏,反而会成为昂贵的靶子。
事实上,以韩国的作战范围来看,常规潜艇已经绰绰有余。韩国潜艇部队主要任务是沿岸巡逻、反潜防御以及封锁作战,而这些任务根本用不上核动力潜艇。

(韩国常规潜艇下水)
而且,核潜艇的维护和运行成本极高,所需技术体系复杂且长期依赖美国支持。换句话说,李在明即便拿到核潜艇,也不过是为美军"打工"的新工具,韩国自己既无远洋战略,也无独立作战能力,所谓"自主防务"只是一纸空谈。
更关键的是,核潜艇真正的战略价值,在于搭载远程潜射导弹,构建"二次核打击能力"。可韩国根本没有这样的武器,也不具备研发条件。美国不可能向其开放真正的战略武器系统,只会提供"去核化"的核潜艇,也就是一艘有核动力、没核牙齿的潜艇。看似风光,实则不过是空壳罢了。
然而,对朝鲜来说,这却是赤裸裸的挑衅。平壤早已将"核潜艇计划"列为国家优先项目,一旦韩国获得核动力潜艇,朝方势必会视为威胁升级的信号。朝鲜可能会加速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进度,全面提升核威慑能力,以在心理与战略上压制首尔。那时,半岛博弈将全面升级,韩国反而会被置于险境。
因此,李在明打的这张"核潜艇牌",既不能改变东北亚军事平衡,也无法提升韩国的安全系数,只会让半岛安全局势更加紧张。这不是高明的外交交易,而是一招地地道道的烂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