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会在欧洲疑美论中闭幕,世界目光转向中国?(2)

2025-02-17 17:40  直新闻

直新闻慕安会特派记者俞哲旻(特派记者乔舟/摄)

王毅会见欧方官员:相信中欧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当地时间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尼黑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王毅表示,中方赞赏德方在欧盟对华电动车关税问题上秉持理性务实态度,希望德方继续为尽快妥善解决中欧经贸摩擦等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朔尔茨则表态称,德方反对保护主义,不赞同打关税战。

同一天在应约会见法国外长巴罗时,王毅表示,贸易摩擦是中欧合作进程中的问题。作为全面战略伙伴,相信中法、中欧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照顾彼此合理关切,中方愿继续同欧方就此开展建设性对话。法方也对此表示认同,称支持加强法中、欧中强有力的经贸关系,妥善处理贸易分歧。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中欧作为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二,欧盟现在在对华电动车问题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松动,如果说中欧之间的经贸问题得到缓和或者彻底解决的话,无疑是对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关税政策的有力反击。这表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依然体现出极为强烈的维护公平贸易、维护自由贸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决心和意愿。

此外,在出席慕安会期间,王毅还密集会见了北约秘书长吕特、乌克兰外长瑟比加、捷克外长利帕夫斯基、奥地利临时政府总理兼外长沙伦贝格等欧方官员,并与各方就俄乌冲突等地区热点议题交换了看法、深入阐释中方立场,表示有必要探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实现欧洲长治久安。

万斯演讲引发欧洲哗然

与中方在慕安会期间倡导多边合作、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在发表主旨演讲时对欧洲展开猛烈抨击,称其价值观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倒退、使得欧洲内部的极右翼等保守主义力量遭到排挤和边缘化等。这一表态当天引发了台下欧洲建制派政治家们的极大愤慨,包括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内的众多欧洲政要在后续发言中纷纷表态,反对美方对欧洲政治的干涉和抨击,获得在场人士的支持与共鸣。

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作为慕安会东道主的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在发言中"正面回怼"了万斯,称其言论不可接受,随后观众席中出现了持久热烈的掌声。

而在现场听到万斯演讲的意大利《晚邮报》特派记者朱塞佩-萨尔奇纳也向直新闻记者表达了他的感受:"我很失望,也很震惊,因为我没想到演讲中会有这么暴力的内容。如此错误地操纵历史,将欧洲国家与某些独裁政权进行比较是一种耻辱,尤其是在德国,它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除了对欧洲选举政治指手画脚外,万斯在演讲中还要求欧洲必须大力加强自身防务能力,以便美国可以抽身应对所谓"更大的危机"。分析认为,这显示美国在欧洲即将采取更大规模的收缩战略,美方"史诗级"甩锅有可能让自二战以来结成的美欧"跨大西洋友谊"岌岌可危。美欧关系大变局正式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灰犀牛",也成为本届慕安会上出人意料的焦点议题,连日来,欧洲舆论也就此持续发酵。英国《卫报》指出,美欧在价值观和民主等更深层次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分歧也已经无法掩盖。

多次参加慕安会的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执行主任、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前秘书长托马斯·格雷明格认为,万斯此次表态触到了欧洲人的敏感神经,这更加意味着欧洲需要团结起来,形成一致的立场。他还强调,在拥抱"多极化"的同时,世界需要跨越分歧、推动合作。而在解决问题方面,中国显然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清华大学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则在此次慕安会期间注意到,美欧关系眼下正出现微妙变化,但由于双方复杂深厚的连结,并不意味着短期内会彻底走向恶化、让第三方"渔利"。

周波告诉直新闻记者,从结果来看,起码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跨大西洋关系很可能继续往松散的方向走,这样一来的话,欧洲人也不得不自强,自强的结果就是减少对美依附性。由于美欧关系这种微妙的变化,实际上在这个会议之前,某些迹象已经表明,欧洲在向中国靠拢。"靠拢一方面是出于需要,第二个也是对美打一张牌,其中不乏有暗含的威胁。对于美欧关系,大家不要觉得好像它们两个一下子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坏,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利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欧洲人还是看重美国的,只要美国脸色一变,欧洲人会心花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