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特朗普朝令夕改是常态,终极目标是赚钱(2)

2025-07-17 13:20  观察者网

"那么,这位美国领导人会在几周后再次退缩吗?"文章称,回答这个问题很困难,因为特朗普有两个面孔:"交易大师",以及"关税侠"(Tariff Man)。

自诩为"交易大师"的特朗普,大胆、承诺过多而兑现不足。而"关税侠"特朗普,几十年来一直抨击自由贸易,认为其他国家在"占美国便宜"。

1999年,特朗普曾说:"像日本、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在嘲笑我们,它们有巨额贸易顺差,而我们有巨额逆差。我会对它们的商品征税,以平衡竞争环境。"25年后,特朗普"初心"不改,宣称关税是"字典中最美丽的词",对全世界高举关税大棒。

达尔德表示,许多人认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及上任后发出的关税威胁只是他热衷于交易的体现。

文章提到,当特朗普将关税截止日期延长至7月9日时,白宫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曾承诺特朗普将在"90天内达成90项交易"。但90天过去后,特朗普仅达成了两项临时协议,一项与英国,另一项与越南,且大部分细节尚未敲定。

达尔德称,欧盟、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仍表示正在争取达成协议,但即便在8月1日截止日期来临时美国与部分国家达成了一些协议,数量必定寥寥且内容粗疏。

尽管特朗普自诩为"交易大师","但他首先是一个'关税侠',"达尔德写道,在两次推迟了截止日期后,特朗普仍将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近一个世纪未见的水平。

据达尔德总结,特朗普从三个方面看待关税:首先,他认为关税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创收方式,因此坚持维持10%的所谓"基准税率";其次,他还认为其他国家一直在"窃取"美国的就业机会和制造能力,所以汽车、钢铁和铝铜等行业关税预计将继续存在;最后,他认为关税可以弥补甚至消除双边贸易逆差。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双边货物逆差并不能说明经济实力的强弱,特朗普却错误地将逆差视为损失,顺差视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