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裁员调整后,国安委的部分职责将重新分配给国务院、国防部等部门,而这些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比如国务卿鲁比奥、防长海格塞斯,都是对特朗普非常忠诚、严格执行特朗普议程的官员。
【此次裁员调整后,国安委的部分职责将重新分配给国务院、国防部等部门】
当然,权力的重新分配,也将引发各部门间的新一轮权力斗争。负责执行此次人事洗牌的鲁比奥,想把更多权力转移到国务院,但这个过程预计不会顺利。
同时,此次裁员将在极大程度上削弱国安委的建议权和参与决策的权力,并强化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决策权将进一步集中在总统和高层顾问手中。
鲁比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重组国安委"符合其最初的职能和总统的想法"。
特朗普认为,国安委应该从一个强大的政策制定机构变成一个小型、高效率的组织,更专注于执行总统的议程,而非塑造总统的议程。
在拜登时代,作为一个强大的决策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国安委在美国对华政策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虽然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地缘战略威胁",但由于这个团队主要由专业的技术官僚组成,所以至少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是一个可以用理性思维来判断其动向的博弈对手。
【鲁比奥表示:重组国安委"符合其最初的职能和总统的想法"】
但在特朗普时代,这些专业的技术官僚却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窘境。包括关税在内,特朗普的很多对华政策缺乏理性思考、脱离现实,与这些技术官僚的观点相差甚远。
因此在特朗普看来,这些人不仅不能给自己提供好的建议,也不能很好地执行自己的决策。
既然决策端和执行端都不符合自己的期望,那么特朗普解雇这些人,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负责中国事务的新团队,预计将会成为特朗普的"复读机"和"忠诚执行者",在提供建议时,估计也就尽量捡好听的说。
简言之,特朗普对国安委进行人事大洗牌,并解雇其中负责中国事务的团队,这将意味着特朗普未来的对华政策将更加呈现出个人化的特点。
而特朗普的政策越是个人化,其不确定性就会越强--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