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发大财了!乌克兰亚速旅,遭受开战以来最大损失!

2025-10-06 14:56  网易

捷尔任斯克作为托列茨克城市群的核心枢纽,战略地位重要,是连接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及卢甘斯克三大州的交通要道,也是乌克兰军方在顿巴斯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自2014年乌东危机爆发,捷尔任斯克一直是乌军向顿巴斯地区投送军力的关键节点。

乌克兰军方高度重视捷尔任斯克的防御工事建设,在该地区部署总计8个旅约4万名军人。其中包括亚速第12旅等部队,还有西方军事承包商。这支防御力量构筑多层立体防线,利用城市地形优势,在街区与建筑群之间设置火力点和反装甲阵地。

俄罗斯军方投入第51集团军下属的多支主力部队,包括摩步第1斯拉维扬斯克步兵旅、摩步第9旅、摩步第132旅以及一支老兵侦察突击旅。这些部队以志愿军人为主,具备实战经验和机动作战能力。俄军指挥部采取"多点突破、重点突击"的战术思路,利用各部队的专业特长,形成对捷尔任斯克的多维度进攻态势。

捷尔任斯克城区内错综复杂的地下设施网络、高低错落的现代建筑群,以及四通八达的地下管网系统,为双方的巷战较量增添变数。俄军在战前进行情报收集和战术推演,为城区作战积累经验和数据支持。

乌克兰方面在战前对城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改造,在主要街道设置混凝土路障、反坦克壕沟等防御工事,并在部分高层建筑中设立狙击手火力点。这些准备工作使得捷尔任斯克转变为一座"军事堡垒",增加进攻方的作战难度。

捷尔任斯克战役堪称城市战争的典型案例,它不仅体现现代化军事装备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特点,也展示专业化军事人才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这场战役的进程和结果,将为未来类似规模的城市战提供战例研究价值。

7月初,俄军的进攻态势逐渐显现。摩步第9旅在一次突击行动中,突破纽约镇外围的防御工事。这次突破行动中,俄军采用"装甲突击+步兵协同"的战术配合,瓦解乌军第41机步旅的防线部署。经过持续一个月的巷战,俄军控制纽约镇,为后续向捷尔任斯克推进奠定基础。

突破纽约镇后,俄军展现出战术创新。老兵志愿旅运用工程作战经验,在纽约镇背后的纵深地带开展地下工程作业,构建一个地道网络,绕过乌军的主要防御阵地,在8月中旬出现在诺夫哥罗德斯克地区的乌军后方。这一战术动作导致诺夫哥罗德斯克的失守,也使捷尔任斯克的战略处境不利。

在确保外围阵地的突破后,俄军第1斯拉维扬斯克摩托化步兵旅开始向捷尔任斯克主城区的进军。在这一阶段,乌军包括亚速第12旅在内的多支部队展开反击,试图阻止俄军的推进。俄军凭借装备和战术配合,化解这些反击行动,在11月抵达捷尔任斯克市区。

市区战斗爆发,战役进入激烈阶段。俄罗斯老兵侦察突击旅利用地下工程作战能力,穿透乌军在城区外围设置的多重防线。同时,俄军摩步第132旅展开地面突击,突破由乌军4个旅构筑的连续防线,实现对整个城区的横向突破,动摇乌军的防御体系。

乌军守军遭受重创,约70%的防御力量在战斗中被消灭。在整个捷尔任斯克战役中,乌军投入的8个旅共计4万人中,有26000多人伤亡,损失24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以及340多门各类火炮和迫击炮。乌军部队亚速旅在这场战役中遭受打击。

捷尔任斯克的陷落威胁到顿巴斯地区乌军三大核心阵地之一的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这一战略态势的改变,为俄军后续对顿巴斯地区乌军核心阵地的进攻行动创造条件。捷尔任斯克的得失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顿巴斯战区的军事走向。

俄军通过这次胜利,获得战略支点,还积累城市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和教训将对未来类似规模的军事行动产生参考价值。同时,这场战役也凸显出城市战中,地下作战、立体突击等作战方式的重要性,为军事理论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