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持续封锁加沙,车臣援助为何能通过?中方连喊3个不可接受(2)

2025-08-28 15:34  凤凰网

耿爽大使将本次事件形容为"骇人听闻的惨剧",并连续重申了3个"不可接受":违反国际人道法不可接受,人道物资武器化不可接受,军事化的物资分配机制不可接受。他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采取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并呼吁安理会为实现加沙停火、缓解人道灾难采取必要行动。

此外,一个引人关注的消息是,当地时间8月21日,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公开宣布,他将以卡德罗夫基金会的名义,向加沙提供50000份即食餐、250吨大米、200吨面粉等大量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就在第二天,卡德罗夫承诺的物资已经从埃及转运进了加沙,并分发给了加沙民众。

这一消息引起了国际关注:为什么联合国的人道主义物资难以进入,而卡德罗夫基金会却能相对顺利通过?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几个原因:

首先,车臣方面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协调机制和运输路线。与大型国际组织相比,小规模的非政府援助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容易获得通行许可。

其次,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车臣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以及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为这批援助物资的通过提供了某种保障。

第三,援助的规模和性质也可能是考虑因素。相对较小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可能面临的阻力较小。

但这种差别待遇也凸显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如果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渠道持续受阻,而其他渠道却能相对畅通,这说明当前的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存在系统性问题。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已经持续相当长时间,国际社会虽然多次呼吁改善局势,但实际进展有限。如何让人道主义援助真正超越政治分歧,可能是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