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第三位皇帝,在位仅5个月,被废后又惨遭杀害!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4月),小字菩萨奴,太原府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后唐第三位皇帝,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旧五代史·唐闵帝纪》记载为第三子,《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七》记载为第五子),生母为昭懿皇后夏氏。在五代十国时期,李从厚是比较短命的皇帝,也即他在位仅5个月,而且被废后又惨遭杀害。

一
具体来说,李从厚是李嗣源第三子,幼年时便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因为他相貌酷似李嗣源,因而深受宠爱。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称帝,史称后唐明宗。李从厚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
李嗣源的次子李从荣被封为秦王,他握有兵权,又是事实上的长子,后又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不过,李从荣始终未被确立为储君,常心有不安。与此相对应的是,李从厚是李从荣的同母弟,在朝廷颇有人望,因而深受李从荣的猜忌。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唐明宗病重。李从荣率牙兵列阵于天津桥,准备以武力入宫夺位。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在五代十国时期是经常上演的剧情。但是,枢密使冯赟、朱弘昭与宣徽使孟汉琼入禀后唐明宗,指挥禁军平乱。因此,李从荣不仅没有夺取皇位,反而兵败被杀。

不久之后,后唐明宗病中闻变,病情加剧。他决定由李从厚嗣位,便命孟汉琼赶往魏州,召李从厚回京。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唐明宗驾崩。而李从厚直到三日后方才赶回洛阳。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李从厚在西宫为明宗发丧,并于柩前即皇帝位。
当时,朱弘昭、冯赟自恃有拥立之功,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安彦威、张从宾外调为节度使,借机掌控了禁军兵权。对此,李从厚虽然不悦,却无可奈何,也即他刚刚即位,根本无法对抗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
二
李从厚即位后,潞王李从珂是唐明宗的养子,自幼随父征战,官至凤翔节度使。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后唐明宗的女婿,也是战功卓著。当时,这二人的官位、声望皆在朱弘昭、冯赟之上,因而深受忌惮。应顺元年(934年)二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通过枢密院调令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调动,并派使臣监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