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股热乎劲,景区顺势推出了"荒野体验营",不少游客专门冲来七星山,就为体验"选手同款生存路线",新的盈利点这不就来了嘛;
而七星山的神操作还不止这些,选手同款产品也赶紧安排上--柴刀、冲锋衣、户外背包这些装备,在直播间里卖得火极了。
这一通操作下来,七星山玩了一组文旅营销"组合拳":从办赛事造热、用情感勾人,到借流量带火景区项目,再到孵化体验营、同款装备等盈利点,每一步都把流量玩成了实实在在的口碑和收益。
3
七星山的爆火,更像给所有深陷"同质化困局"的景区上了一堂营销课。
核心就一句话:别再只会"卖风景",要学会"卖故事、卖情感、卖参与感"。
首先是造"有强情节的事件",让景区成为"故事发生地"。
很多景区总纠结"怎么把风景拍得更好看",但其实,游客更想看"有故事的风景"。
七星山靠荒野求生赛事,把抽象的山水变成了有故事的场景。

此前昆明滇池索道也不走寻常路,不拍华丽宣传片,只拍维修师傅、引导员的日常,同样也受到网友的喜爱,播放量超8000万次。
说白了,游客早就看腻了那些加了厚滤镜的风景,反倒对"真实感"格外买账。
七星山选手"手指开裂、误食野果腹泻"的窘境,非但没拉低景区形象,反而戳破了比赛的表演感,更抓人。
同时,"有记忆点的标签"很重要。
很多景区都有名字,要么记不住,要么记住不想去,核心问题是"没有独特的品牌认知"。说白了就是我认识你,但我不认可你。
有些景区总想"面面俱到":又说自己"山美水美",又说自己"文化深厚",结果啥都没说清楚。
像老君山就很聪明,聚焦"亲民"这个卖点,推出"1元午餐":3个菜1碗汤,只卖1元,瞬间刷爆全网,大家提到老君山,就想到"实在、不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