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共同敌人出现,特朗普众叛亲离?日前首相一番表态信号强烈(2)

2025-07-08 17:06  郑州广播电视报

日本现任首相石破茂的回应,更凸显了这一趋势。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石破茂在7月2日强调,日本"不会牺牲农业"换取协议,并感叹贸易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正道。这背后是日本民意的支撑--最新调查显示,仅有22%的日本人信任美国,其中仅3%是"非常信任"。石破茂的坚持并非孤例;此前在G7峰会,他已表达"坚定推进谈判"的决心。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也重申,谈判必须互利,而非单方面让步。日本政府这种罕见的强硬,源于历史教训:1980年代"广场协议"曾重创日本经济,如今特朗普的施压如出一辙。但这一次,日本似乎学聪明了--与其盲目追随美国,不如转向中国和韩国,寻求更稳定的贸易伙伴。

特朗普的强硬攻势,反倒成了中日韩关系的催化剂。鸠山由纪夫在演讲中呼吁三国加强经济合作,减少对美依附,这与中国一贯倡导的多边主义不谋而合。事实上,中国近期已部分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释放出善意信号。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公开表示,与美谈判"很困难",需强化对华合作。东亚自贸区的构想曾被美国搅局(如钓鱼岛争议),但2025年7月的关税危机下,三国共同敌人--美国的单边主义--正让合作成为现实选项。历史证明,欧盟曾团结对抗俄罗斯,如今东亚或可复制这一模式:经济压力转化为政治凝聚力,重塑区域秩序。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特朗普在7月1日威胁提高关税时,还不忘炫耀与越南的"快速协议",试图孤立日本。但日本的反击愈发巧妙--石破茂政府一边拖延谈判,一边探索稀土回收等替代方案,以减少对美依赖。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已成常态:他曾在白宫谈判中宣称"重大进展",仅20分钟后就改口,暴露其策略的混乱。数据显示,若关税增至35%,日本汽车业将受重创,但日本宁愿承受短期损失,也不愿重蹈"被插两刀"的覆辙。这种韧性,部分源于中国反制美国的示范效应:强硬立场反而赢得国际尊重。日本民意中,对美信任度跌至冰点,人心向背已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