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以前,"春节"作为新年开始的日期不断变动,夏历定在正月初一,商历为十二月初一,周历又改为十一月初一,秦至汉代中期,又把新年定为夏历十月初一。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官方统一历法,正式将夏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第一天,即岁首,全国推行,历代相沿。
北京古观象台台长 齐锐:一系列的官方和其他民间的天文学家共同来制造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用很快的时间就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由官方发布的一部新的历法名叫《太初历》 ,就是把春天开始的这个月作为第一个月。
根据农历算法,每年的"春节"总是在公历的1月和2月之间不固定。是因为我国的农历是一套调和了太阳和月亮运动周期的阴阳合历,具有主动调节偏差的能力。
北京古观象台台长 齐锐:我们这个农历是阴阳合历,引入了二十四节气。因此它会主动地去校正和纯阳历之间的这个差。这就是我们说的农历的置闰法。因此它就会使得我们的春节大概会在某年的1月底、某年的2月初,不会偏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