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报道,印度准备对美国的一些商品加征关税,以反击美国对进口自印度的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莫迪敢对特朗普硬气起来倒是挺罕见的,美媒据此认为,印度对待美国关税战的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
上个月,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扬言要对印度商品加征26%的对等关税,莫迪二话没说,立马就举白旗投降了,美国也送上了90天的关税豁免大礼包。
之后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莫迪亲自接待,双方一团和气,外界原本以为美印很快就能达成贸易协议,谁知道出岔子了。
或许在莫迪看来,当中国决定硬刚美国,中美之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打挺长一段时间,印度不光可以看热闹,还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结果中美仅仅用一场谈判,就让这场关税战偃旗息鼓,而且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对美国取得了完胜,这应该是莫迪意想不到的。
现在印度准备对美国关税战发起反击,莫迪多半是想效仿中国。但莫迪看到了中美谈判的结果,却忽视了中国赢得对美关税战的内在逻辑。这场胜利是建立在紧密的中美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应对关税战拥有广阔回旋空间的基础上,而这两样东西印度都没有。
去年中美贸易额接近6900亿美元,而美印贸易额不到1300亿美元,美国对印度没有贸易依赖症,但对中国有,这次中美关税战爆发短短几天,美国就受不了了。
可如果换成美印关税战,估计美总统眼睛都不眨一下的,随便找个贸易伙伴都能把印度取代。
再说中国本身就拥有很强的抵御关税战的实力,这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是中国的贸易体量足够大,贸易伙伴足够多,即便中美贸易遇冷,可以拓展其他的贸易渠道,像东盟和欧盟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等。
但是印度做不到,别看印度人多,国内消费能力却很有限,一旦外贸市场哑火了,莫迪指望国内消费填上外贸下滑的大坑,显然是不现实的,以印度现阶段的经贸实力,根本打不起和美国的关税战。
作为中国的邻居,印度一直在暗中和中国较劲,天真的认为中国行我也行,可这些年发生的种种事例已经证明,中印只有人口相当,其他还真不在一个层面。所以说,莫迪千万不要看中国硬刚美国成功了,就以为印度也能行,如果认不清自身实力,效仿中国对美强硬,极有可能招致更为严厉的关税惩罚。
莫迪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好好埋头发展打磨印度自身的实力,把自己变强大了,印度再谈"中国行,我也行"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