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遇!今年端午三大特点抢先知道

2025-05-23 11:25  头条

今年端午,六十年一遇的盛事,一、揭秘端午六十年一遇的独特魅力今年的端午节之所以被誉为六十年一遇,源自其非凡的天文历法与罕见的时间节点: 乙巳端午:依据干支纪年,2025年为乙巳年,每六十年轮回一次,令今年的端午节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农历五月末日端午:今年的端午节落在公历5月31日,正值农历五月最后一天,如此时间安排实属罕见。早端午现象:端午节提前至夏至之前,与夏至相隔甚远,民间称之为"早端午",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挂" 悬挂艾草与菖蒲:端午佳节,艾草与菖蒲的清香飘散,寓意驱邪避病,带来洁净的空气。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或窗边挂上艾草与菖蒲,以求安康。

"2戴"系五彩绳:五彩绳,又称"长命缕",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而成,系于孩童的手腕、脚腕或脖子上,寓意驱邪避灾、平安成长。• 配香囊:香囊内置香料或草药,不仅能驱赶蚊虫,更寄托着对健康的祝愿。香囊常挂于孩童身上或置于卧房,增添一抹温馨。

"3食"品味粽子:粽子,端午节的传统美食,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多样的口味,如咸粽、甜粽,皆以糯米为主料,搭配豆类、肉类等馅料,令人垂涎。

尝"五黄":端午佳节,品尝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或普通黄酒),寓意驱邪避病,健康长寿。

"4躲"避五毒:端午时节,气温攀升,毒虫活跃。民间认为端午是"五毒醒,不安宁"之时,需注意避开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

避水源:端午的水被认为具有特殊力量,民间有"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的说法。因此,端午当天应尽量避免接触水源,尤其是孩子们要远离危险水域。

避分离:端午节是家庭团聚的象征,父母要确保孩子安全,避免节日当天走失或发生意外。

避午时:部分地区有"夏至逢端午,两人要躲午"的说法。已婚女子会回娘家,夫妻分离,称为"躲午"。此外,周岁内的婴儿也会被送往外婆家躲避。

今年的端午节因其独特的干支纪年与时间节点而备受瞩目。通过"1挂""2戴""3食""4躲"的传统习俗,人们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更寄托了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这些习俗丰富了节日内涵,为生活增添了仪式感与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