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说吃得越多中毒越严重,有时候食用一颗就可能会致命。这种毒素的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小时。"肖阳海强调。曾有媒体报道,一女子吃完两捧织纹螺后心跳骤停,经过约9分钟的心肺复苏才恢复心跳,随后被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多地曾发警示勿食织纹螺
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全国多地也曾多次发布警示,提醒市民勿食织纹螺。
2022年4月2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佛山、韶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曾发布提醒,学校食堂要禁用织纹螺等食品。
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发布提醒,每年4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可达4小时。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
医生提醒,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徐女士这样心怀侥幸的患者。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不要小看一颗织纹螺,重症者可能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
切勿为一时口腹之欲
冒险食用织纹螺
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行为
可拨打12315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