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最高法定调公布从2025年9月1日起,所有用工单位和个体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即哪怕是只雇佣一个人的个体工商户,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国家强制要求依法缴纳社保,被大家称之为"2025社保新规"。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上热议不断,很多小老板叫苦连天。效益本就不好,再给员工缴社保,谁来买单?为此,有人担心小微企业和效益不好的个体会被挤压生存空间或许裁员导致失业潮。而同样对于收入本就不多的普通打工人,面临支付社保缴费的经济压力。这一规定的实施,意味着原来没依法缴纳社保的老板每月要多出一笔支出,而打工者要减少一笔收入。
新规强化: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不缴社保"约定无效,个体工商户雇工需缴五险,试用期必须参保,建筑、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被列为重点监管领域。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
新规实施后,以往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不缴社保或劳动者主动提出不缴社保以现金补偿替代的做法不再可行。任何"不缴社保"约定自此无效,意味着曾经的社保灰色地带必将透明化。"自愿放弃"不是拒缴社保的"挡箭牌"!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扩大社保缴费群体呢?又为什么要从自愿参保转为强制参保?
先来看我国社保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保制度以企业职工为主要覆盖对象,实行单位保障制。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国有企业需为职工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但参保范围限于城镇职工,且缺乏全国统一标准,退休金由单位发,即退休由单位养老。农村居民和个体劳动者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这就是1951年至1994年的城镇职工参保阶段。
1995年《劳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奠定强制参保的法律基础。1999年颁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2011年出台《社会保险法》,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五险的强制参保义务,至今已形成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的凸显,领养老金的人增多,缴纳社保费的人将减少,有人担心后面没人缴纳社保怎么办?甚至担心社保基金池耗尽,到时候上哪去领?这真是杞人忧天的想法。
我们要知道社保全称社会保险或者社会保障,国外叫社会保障工薪税。所以,社保是国家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抗拒。
社保并不等于储蓄,社保实行现收现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缴纳的社保费,正好被现在领养老金的人领走,当等到我们老了领养老金的时候,要靠那个时候上班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社保费。
众所周知,生育率下滑和补充到社会中的年轻人眼看减少,那我们这代人靠什么养老?社保是否可靠?
去年,国家出台延迟退休和延长社保缴费年限,有人抱怨,表示不理解,甚至怀疑社保可靠吗?加上本身是低收入者为了节省当下开支,于是有人停缴断保,甚至有人退保,有人不愿意参保。没想到,今年来了个大招,扩大缴费群体,以至于网上流出"究竟是社保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社保"。
社保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社会安全网,保障公民在退休、疾病、失业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社保不仅是基本保障,还涉及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
社保从自愿参保到强制参保,是否标志着全员参保的时代即将到来?至少,全民参保又向前迈进一步。放眼未来,也就是说,到今后,只要你雇工为自己做事或劳动者上班工作就要依法缴纳社保费,这将成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必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社保作为社会安全保障由国家行为强制实施,全员参保全民受益。
小仙本是农民,今为自由职业者,即灵活从业人员,也就是没有正式单位和工作的人,属于弱势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2024年达到2.4亿人,预估2025年将达到2.8亿人。
早些年,在企业打工,先后交了几年社保,中断后,从事自由职业自己缴纳社保,总共缴纳十余年,虽赶上延迟退休和延长社保缴费年限,但对国家的政策法规表示理解和支持。
社保是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国家强制实施,今后只要社会运行,只要你工作挣钱,就得缴费,也许就是未来的全员社保或全民社保。
虽然还没到全民社保,但9月1日将正式实施新条例,将不以任何单位和个人意志为转移。尽管小微企业和个体以及劳动者,当下艰难一点,我们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在困难面前要看到光明、看到未来。我们始终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
全民社保,让我突然明白人活着的意义。
人的一生长长短短总有几十个年头,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终其一生劳碌辛苦,最终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执着到最后也带不走爱恨情仇,甚至,归西时带不走一片云彩。那么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人生本就没有多大意义。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意义,那么活着就是为了奉献,就是通过劳动为社会做贡献,或者为他人做贡献,然后以挣钱的手段获取报酬达到交换的目的让生活更美好。
所以,我们今天缴纳社保既是为了自己老了有基本的社会生活保障,也是在帮助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良好运行做贡献,一代一代如此循环下去,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会让全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