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内压力。
关税战不仅是股市大跌,国内抗议声此起彼伏,而且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苗头。36万多亿的国债崩溃,使特朗普无法承受的。何况五、六月份还有6万多亿的国债到期要偿还。
民主党大佬接二连三的谴责,特朗普胡乱作为。有的州拒绝执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国内有撕裂的风险。中国的粮食反制针对特朗普的票仓,禁止稀土出口使美国军工产量受到限制。特朗普的支持率降到最低。
尽管特朗普说不寻求连选,但不得不应对2026年的中期选举。这关系到共和党参众两院的席位和自己后两年的执政。通过关税的暂时妥协,缓解经济衰退,提振市场信息,为后续博弈争取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总结。
美国的妥协是多重压力下的现实选择,更多是战术性调整而非战略转向。
其核心目标仍是争取国内经济缓冲期,并通过"以谈促变"试探中方底线。
如果美方继续"说一套做一套",缺乏实质性政策调整,谈判成果恐怕难以持久,中美博弈的长期性不会改变。
未来双方能否达成可持续协议,仍取决于美方是否真正摒弃"关税大棒"思维,回归平等互惠的谈判轨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