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聋哑女生因长相太完美”登热搜第一,本人承认微调:不太上镜,比照片视频好看

2025-04-23 10:08  头条

近日,西安美术学院听障女大学生宸玥因一段运动会举牌视频走红网络,却因外貌"美得不真实"引发争议。面对质疑,宸玥坦然回应,承认微调但强调变化不大,并呼吁公众关注残障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而非外貌标签。

事件经过

4月17日,西安美术学院运动会期间,宸玥被拍摄的视频意外获得超76万点赞,热度迅速攀升。然而,部分网友质疑其五官过于精致,怀疑照片经过后期处理或存在过度医美。

当事人回应

宸玥坦言,自己确实接受过医美微调,包括:

加深双眼皮

鼻子磨平驼峰

填充苹果肌

植发

但她强调,朋友们认为微调后变化不大,只是气质更显成熟精致。针对"像AI"的评论,宸玥认为可能与妆容风格有关。她透露,自己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照片均为未经修饰的"生图",并笑称"不太上镜,本人比照片好看很多"。

身份背景

宸玥2岁时因高烧用药导致失聪,成长过程中曾因听障身份感到自卑,但通过努力考入美术学院。她的校友田同学表示,宸玥是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日常与同学相处融洽,大家会主动配合她拍照。田同学认为,网友对其外貌的恶意揣测并不妥当,"她考上美院已很不容易,不该因长相遭受非议"。

社会反思

事件引发社会对残障人士刻板印象的反思:

部分人潜意识中为残疾人设定"应然形象",认为残障者"高调追求美"是异常,这实际隐含隐性歧视。

宸玥的案例打破这种偏见,证明残障人士无需以"励志人设"博取关注,其价值应与普通人同等评价。

真正的包容应是平视的尊重,而非俯视的同情。

关于医美微调的讨论

个人对美的选择权应受尊重,无论是天生丽质还是后天修饰,均是自我认同的体现。宸玥通过微调增强自信,其勇气与真实态度更值得关注。美貌虽能带来机遇,但内在的坚韧与善良才是持久魅力。

宸玥的故事提醒公众,美丽的标准应多元,社会需减少对外表的单一化渲染。她的经历不仅是一个关于外貌争议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勇气、真实和自我认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