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退休!9月1日起,六类人可提前领个人养老金

2025-08-20 15:43  头条

个人养老金"怎么领"首次明确!六类人9月起可提前支取,操作流程一文看懂

"辛辛苦苦攒的个人养老金,到底什么时候能花?"8月19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为2.3亿参保人送来"定心丸"--从2025年9月1日起,只要符合六大条件之一,即可按规定把钱领出来。

一、从"三选一"到"六选一"--领取条件大扩容
过去,个人养老金只有"到龄退休、完全失能、出国定居"三种情形可领取,不少参保人直呼"门槛太高"。此次《通知》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三类情形:

  1. 大病支出:申请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医保目录内自付药费累计超过本省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长期失业:申请前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满12个月;
  3. 低保人群: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一句话概括:遭遇大病、失业、低保等"急难愁盼"时,个人养老金能及时"变现"救急

二、线上线下都能办--三步走完领取流程
为了方便群众,官方同时开通多条"绿色通道":
第一步:申请。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掌上12333"APP,或前往开户银行、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办理。
第二步:核实。社保经办机构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3个工作日内完成条件核查。
第三步:到账。开户银行代扣代缴3%个人所得税后,将资金一次性或分次划转至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最快当天即可到账

三、提前领取≠"一锤子买卖"--账户可继续缴费
很多人担心:钱取出来,账户是不是就"作废"了?《通知》给出明确答案:除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外,因其他五种情形提前领取的,如经济情况好转,可继续按月、分次或按年向原账户缴费,信息平台会自动将账户恢复为"缴存"状态,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和复利增值

四、案例算一算--到底能领多少钱
以北京市民王女士为例,2024年其账户余额为9.6万元。2025年7月,王女士不幸确诊癌症,医保报销后个人仍需自付药费8万元,高于2024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万元的标准,符合"大病支出"条件。王女士在线提交申请,银行代扣3%个税后,将9.312万元一次性划入其社保卡,解了燃眉之急。

五、温馨提示--这些细节别忽视

  1. 领取方式可更改:可选择一次性、按月或分次领取,领取途中还能协商变更。
  2. 资料提前备:线上申请需上传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开户银行账号及医疗费用票据等扫描件,现场办理请带原件和复印件。
  3. 咨询多渠道:各地12333热线、社保大厅、开户银行均可提供政策解读和操作辅导。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试点、2024年底全国推开以来,参保人数已突破5000万,账户累计金额超2000亿元。此次领取规则优化,不仅增强了制度的灵活性和人情味,也让"第三支柱"真正发挥补充养老、应急解困的双重功能。未来,随着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税收优惠力度加大,个人养老金将成为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坚实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