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平坟开始了,墓地消失成耕地

2025-01-06 09:23  网易

"叶落归根,入土为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比较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农村,村里的老人去世后,往往都会选择土葬,这样才能入土为安,家里人也才会安心。

不过,早在很多年前,土葬就不被推行了,而是主张火葬,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子还是保留着传统的土葬形式。而且还有很多村子流行这样的丧葬仪式,那就是火葬之后,将骨灰盒放入棺材,再进行土葬。

所谓土葬,就是是把逝去之人的遗体装进棺材,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的一种殡葬方式。而火葬是将逝去之人的遗体焚烧后装入骨灰盒,然后直接埋入土里,不经过棺材这一步。

为此,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农村地区的殡葬改革,要求整改土葬习俗。


一、国家为何要整改农村的殡葬习俗呢

首先,节约土地资源。我国的耕地面积有限,总面积为19亿亩,其中基本农田有15亿亩,而土葬需要占用耕地或者基本农田,这对于我国土地资源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继续保持土葬,势必会使得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届时,农村的山头上或者田地里就会排着一列列坟头,威胁粮食安全。

其次,减少细菌传播。我们都知道,人在去世后,如果不火化,将会腐烂产生很多病菌,即便埋入地下,病菌依然会存活,对人们以后的生活环境造成威胁。

最后,避免厚葬薄养的现象发生。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流行着一些特别的风俗,如"活人墓","豪华墓"等,而且这些人还会借此大肆敛财,严重违背了丧葬的初衷,不符合新时代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而相比之下,火葬就显得好处比较多了,这也就是为何国家推行火葬的原因。


二、多地开始实施整改:从清明做起

为了深化丧葬改革,积极推动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很多地方政府都要求从这个清明开始着手,引导村民进行耕地迁坟,平坟,把传统的墓地搬到规划位置,同时加大宣传免费海葬活动,让村民了解更多殡葬方式。

这意味着土葬将会被逐渐取代,当然,土葬不会被"一刀切",改革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目的是消除恶习,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还提出了清明上坟"鲜花换纸"的做法,要求大家开启一个无烟清明,甚至还采取了网络祭扫等方式。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在透露一个信号,传统的丧葬习俗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新的丧葬方式将会进入历史舞台。


总之,殡葬改革是打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变革,意义重大。尤其是对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减轻村民丧葬负担有很好的作用,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