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迈过100亿大关!片方公开分红比例

2025-02-14 17:15  头条

中国影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如果突破100亿大关,将成为全球动画电影市场的新标杆。然而,观众买票的100亿真金白银,最终如何分配?谁才是这场票房盛宴的真正赢家?

《哪吒2》票房破100亿,片方分账约36亿,光线可能拿20亿以上。

饺子的分账比例:

1.出品方中,饺子控股的成都可可豆动画(持股56%)和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持股51%)与光线传媒系公司共同参与分账。 按饺子对关联公司控股比例(56%、51%)来看,他个人约可得片方部分总额的25%,即从票房分红这块可获得约8亿。

2.除股权收益,导演一般还能从片方净利润中获得5% - 10%的分成 。假设100亿票房下,片方扣除制作成本等费用后净利润为20亿(实际因各种成本难以精准确定),按最低5%比例,饺子可得20×5% =1亿;若按10%,则是2亿。

3.其他收入来源

衍生品收益:影片周边商品(如盲盒、手办、联名产品)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且持续增长。饺子作为IP核心创作者,可能通过授权分成获得额外收入。

版权收入:包括流媒体、电视播映等版权费用,具体金额未公开,但预计为长期收益。综合票房分账、衍生品及版权收入,导演饺子从《哪吒2》中获得的收入预计在8亿至20亿元之间(具体取决于最终票房及协议细节),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动画导演之一。

第一刀:8.5%的"硬性扣除"

每一张电影票的收益,首先要向国家缴纳电影专项基金(5%)和营业税(3.3%),合计8.5%。以100亿票房计算,这部分扣除约8.5亿,剩余91.5亿进入市场分配环节。

划重点:这笔费用用于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包括影院建设补贴、艺术影片扶持等,可谓"取之于影,用之于影"。

院线&影院:分走最大蛋糕

作为电影放映的核心渠道,院线和影院的分成比例高达**57%**。以91.5亿为基数,院线将分得约52.16亿。

行业逻辑:影院承担场地租金、设备维护、人力成本等高额支出,尤其在《哪吒2》这类特效大片中,IMAX、CINITY等高规格影厅的运营成本更高,分账比例看似高昂,实则利润空间有限。

片方分成:33%背后的博弈

扣除税费和院线分成后,剩余约39.34亿归制片方和发行方。通常情况下:

- 发行方收取约5%-15%的发行代理费(假设《哪吒2》为10%,即3.93亿);

- 制片方(如光线传媒、彩条屋等)最终到手约35.41亿。

若《哪吒2》制作+宣发成本约5亿,净利润将高达**30.41亿**,回报率超600%,堪称暴利。

特别条款:头部大片或知名导演(如饺子)可能参与票房分红。若主创团队享有5%分成,则可额外获得约1.77亿。

隐形赢家:衍生品与政府补贴

1. 衍生品收入:

《哪吒2》的周边产品(手办、联名商品等)预计贡献超10亿销售额,利润率高达50%以上,远超票房收益。

2. 政府补贴:

多地政府对国产动画有专项扶持,如杭州、厦门等影视基地可能提供制作补贴、税收返还,预计额外增收1-2亿。

百亿票房背后的产业启示

1. 制片方风险与收益并存:高回报背后是数年制作周期与数亿投资风险,《哪吒1》的成功为续集铺路,但并非所有影片都能复制这一神话。

2. 院线生态亟待升级:尽管分账比例最高,但传统影院受流媒体冲击严重,需通过差异化服务(如特效厅、沉浸式观影)维持竞争力。

3. 国产IP的黄金时代:从《哪吒》到《长安三万里》,中国动画已形成"票房+衍生品+文旅联动"的成熟商业模式,文化价值正向经济价值加速转化。

结语:100亿不仅是数字,更是产业的狂欢

如果《哪吒2》能达成百亿票房,这将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一次胜利。从内容创作到衍生开发,从政策扶持到市场运作,每一分钱都在推动行业的齿轮向前转动。下一个百亿票房电影或许已在路上,但能否续写"哪吒神话",仍需回归一个永恒的核心--讲好中国故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