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建议称,除了《交易的艺术》这本书外,特朗普应该再出一本书,名字就叫《认怂的艺术》。特朗普的关税战引发北京的强势反击,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令通用汽车密歇根工厂的机器人手臂集体宕机,只因控制芯片库存仅剩48小时;加州太阳能板价格暴涨83%,特斯拉储能墙订单被取消1.7万套。更致命的是,F-35战斗机的年产量可能从156架暴跌至28架,导弹制导误差从0.3米扩大到4.7米。这些数字说明"对华关税战不是挽救美国经济衰落的"灵丹妙药",而是向捅进本国工业命脉的匕首。"
为了安抚国内市场和民众恐慌情绪,美国财长贝森特宣称美国已经与多个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对话,他们还提出了"非常好"的方案,以避免美国加征关税,其中与印度的贸易协议很可能是最早达成的一项。首份协议可能在本周或下周签署,但他并未透露更多细节。贝森特还提到,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访问印度,双方在关税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过,这场看似"郎情妾意"的合作,实则是霸权衰落者与地缘投机者的危险共舞。印度既想借美国之势冲击"全球南方领袖"地位,又试图利用中美博弈攫取产业转移红利;美国则妄图用印度替代中国供应链,并通过"优惠"的关税政策拉拢印度对抗中国,但实则是特朗普正亲手为美国培养一个战略对手和"劲敌"。
当前,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紧随其后,印度将在未来5年左右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也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今,美国都无法通过贸易战遏制中国,未来更没有可能。到那时,美国若想保住自己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印度必然成为其遏制的对象。所以,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只会虚耗国力,其为印度提供"优惠"的关税政策,更是在为自己培养一个"劲敌",这也恰恰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