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默茨将矛头对准中国,迎合了欧盟内部对华强硬倾向,缓解欧盟层面施压。在这之前,由于德国运营商在替换中国设备上"进展缓慢",导致德国遭到欧盟委员会内对华强硬派人士的点名批评,并且这种施压还在升级。在这种情况下,默茨高调宣布拒绝中国6G技术产品,也是为了向欧盟表明自身在对华科技领域管控上的立场,以此缓解来自欧盟的外交和法律层面的压力。
另外,默茨的表态也是一种安全审查泛化的表现。眼下,德国即将生效一项新法律,该法律授权内政部基于网络安全风险,禁止在关键领域使用特定制造商的组件,适用范围涵盖能源、交通和医疗等多个领域。在这个时候,默茨宣布拒绝中国6G 产品,正是这种安全审查泛化思路下的具体体现,试图通过切断外部科技产品在核心领域的参与,降低其认为的所谓"安全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默茨的这种想法会实现吗?应该说很难。第一,德国没办法彻底摆脱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关于这一点,默茨自己都已经承认了,在喊出拒绝中国6G 产品的同时,也坦言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做不到彻底脱钩。要知道,目前德国国内仍有近六成电信设备来自中国,华为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依旧是德国运营商青睐的合作伙伴;第二,在经济方面,如果德国全面替换华为等中国设备,预计需要花费超20 亿欧元,这么高额成本让德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动用公共资金补贴电信公司,但这又难免会引发其国内舆论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仅凭上述这两点,就让默茨政府很难将"去中国化"进行下去。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默茨还是要高调宣布拒绝中国6G技术产品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原因外,还有一点,那就是默茨政府正有意对华采取"技术脱钩 + 经济挂钩"的双重分化策略。说得简单直白点就是,一边不想让中国在技术领域占据上风,一边又想要寻求与中国合作。即将举行的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但留给默茨的时间已经没多少了,到底是想对华"经济脱钩",还是想与华"经济挂钩",默茨还是要好好想清楚,如果是想"既要又要",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