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多不多,就看正月十五”,今日正月十五,今春雨水多吗?

2025-02-12 09:04  头条

正月十五,皓月当空,迎来春节最后的重要节日--元宵节。民谚有云:"正月十五闹元宵。"此时家家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不夜天,人们扶老携幼,踏月赏灯,共享团圆时刻。"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此情此景,正是年味的收尾,也是新年的开端。

此夜,灯影流转,烟火璀璨,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各地习俗异彩纷呈。赏花灯、猜灯谜、放焰火,处处皆是欢声笑语。"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无论是孩童奔跑嬉戏,还是长者倚门观景,皆沉浸于这场全民共欢的庆典之中。


然则天公不作美,今岁元宵逢"倒春寒"。新一轮冷空气自北而来,自西向东,寒意渐浓,料想"春寒料峭,最难将息"。北方风雪交加,南方细雨霏霏,节日氛围虽浓,出行却需添衣防寒。"夜寒不觉灯火暖",虽天寒料峭,人心却热烈如初。

风雪纵横,难掩人间温情。此刻,围炉而坐,共食汤圆,一家团圆,其乐融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论风雨,节日的喜悦依然充盈心间。愿灯火长明,愿人间常暖,在这场冬春交替中,守望希望,共盼新岁安康。


春天来了,人们最怕的就是出现倒春寒天气。而现在已经是到了立春第十天了,今年春天是否有倒春寒天气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倒春寒有没有,就看正月十五

农谚有言:"倒春寒有没有,就看正月十五。"此日天象,关乎春耕冷暖。倘若晴空朗朗,暖意洋洋,则预示春季雨水稀少,易有旱象;若是阴云密布,或风雪交加,则表明冷暖交替频繁,春雨充沛,作物得润。

"春寒贵如油。"若正月十五寒气犹存,则花期推迟,麦苗返青稍晚,反而减少倒春寒侵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此时气温渐缓,草木苏醒,虽迟而稳,收成更佳。

反观若此日温暖晴和,则小麦早返青,果木先开花,"天暖花易发,雨水难为继。"一旦暖气主导,雨水受抑,至雨水节气,气候反复无常,忽冷忽热,易损农作,甚至绝收。

天道有常,农事随天。大年十五风云如何,关乎整年丰歉。今年正月十五恰逢冷空气来袭,或许正如古人所云:"瑞雪兆丰年。"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故,今日大年十五,倒春寒有没有,看看下面农谚咋说的?

1、元宵挂冰凌,三春冷到底。

"元宵挂冰凌,三春冷到底。"今日正月十五,寒意未减,中东部大地银装素裹,冻雨纷纷,屋檐垂冰,枝头结霜。长江沿岸,冷风刺骨,人们围炉取暖,火盆映照笑语。"天寒不觉春将近,雪落犹疑腊未残。"此景此情,正是冷春兆头。

旧时农谚有云:"冰凌悬挂夜难熬。"若元宵夜寒潮未散,意味着接下来冷空气仍频繁,气温回暖缓慢,春寒料峭,农事亦需警惕。"倒春寒不期而至,庄稼遇冷难发芽。"此时万物蛰伏,静待暖阳,耕作宜缓不宜急。

"春寒料峭,犹胜冬严。"气温若持续低迷,麦苗生长受阻,花果萌动推迟,农田之上尚存残雪,江南水乡亦见寒雾。然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虽冷意绵延,亦有生机孕育,正待时机绽放。

古人云:"雪后无大寒,霜前有大雨。"今年元宵天寒地冻,春雨或能应时而至,助农作物生长。虽"三春冷到底",然风雪过后,天地自有回暖之时。愿时和岁稔,万物安然。

2、正月元宵雪堵门,暮春三月蹲火盆。

"正月元宵雪堵门,暮春三月蹲火盆。"今日元宵,风雪交加,天地素裹,门前积雪封路,寒意透骨。农谚道:"雪落满门春寒重。"此番景象,预示着春日回暖缓慢,冷意难消,料想今年倒春寒或将如期而至。

回望今冬,早前"冬暖如春",二九未寒,春节更是暖意融融。然而,立春一过,寒潮接踵而来,冷空气频繁南下,竟比大寒时节更甚。"春寒侵骨,迟日生晖。"此等变化,正应了"暖冬易冷春"的说法,农人需早作应对。

古人云:"瑞雪兆丰年,春寒育好苗。"虽寒意持久,然充足的雨雪滋润田畴,养分积蓄,或可助力庄稼扎根生长。但"冷暖无常,农时难测",倒春寒若强,果树花芽恐遭霜冻,田间作物亦需细心护养。

天道轮回,四时有序。"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虽如今春寒料峭,终究会有暖风拂面,草木繁茂。愿人间安泰,五谷丰登,待到暮春三月,共赏花开时。

3、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今日元宵,寒风凛冽,飞雪落灯,夜色映照,银光点点。民谚有言:"雪落灯前兆春寒。"此景预示着春季寒意犹存,冷暖交替,待到清明时节,恐是阴雨绵绵,润泽田畴。

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逢仲春与暮春之交,本是万物生发之时。俗话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温暖适宜,则百谷丰登,然若寒雨不断,则农事受阻,耕作延迟。正如"天寒未必无丰岁,春雨绵绵定有余粮",雨水虽多,亦能滋养沃土。

然农家最怕"春寒料峭,冷雨连绵"。若清明依旧阴冷,寒气不散,果树难发新芽,禾苗生长迟缓。古人云:"春寒侵骨,田苗受损。"此时,农人需细心护苗,以防冻害,顺应天时,择机播种,方能迎来好收成。

四时轮转,风物有序。待春风拂柳,百花争妍,自然万象更新。愿雨润万物,五谷丰登,人间安泰,待到暖阳初照,赏花田间,共迎春光烂漫时。

4、正月元宵雪堵门,暮春檐下还挂帘。

正月十五,瑞雪纷飞,皑皑白雪掩映灯火,天地银装素裹。俗语道:"雪落灯前兆春寒。"若元宵夜大雪封门,寒气袭人,则预示春日多寒,倒春寒恐难避免,农事尤需留意气温变化。

春寒料峭,冷暖无常。农谚有言:"三月春寒未肯休。"若暮春仍见檐下冰帘垂挂,说明严寒未退,霜冻犹存,农田作物萌发迟缓,花果易遭冻损,需谨慎护养,顺时而作,以避寒害。

古人云:"天时不定,顺应为先。"倒春寒虽至,亦未必尽是坏事,雪水润田,藏锋蓄势,为农作物生长积蓄养分。惟愿风调雨顺,农家细察天时,妥善安排耕作,以保丰收之望。

四时更迭,寒去春来。虽雪掩门扉,霜凝檐角,然待东风解冻,草木复苏,定能迎来暖阳高照,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