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柬埔寨和泰国又起了冲突,让目光聚焦在东南亚,给不平静的国际社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7月24日,泰国和柬埔寨于存在争议的边境区域再度爆发冲突。当日深夜,双方一度达成短暂停火协议。26日,泰国和柬埔寨于两国边境地带再度交火。由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实施侵略,互相逐出外交官,外交关系恶化,全面冲突随时可能爆发。
图一 柬泰边境地区
就在26日上午,泰国陆军情报局向全球26个国家发出正式外交函件。这份发往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文件,指控柬埔寨军队蓄意攻击泰国平民区、社区和医院,且警告或将采取更高等级自卫措施。
此次发函的对象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土耳其、巴基斯坦、加拿大、新西兰、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白俄罗斯以及东盟国家等。一纸公文,将地区冲突推向国际博弈的深渊。
此次争端的焦点,仍集中在两国西北部边境一带。根据柬埔寨方面的说法,自7月上旬以来,泰国在无通报情况下动用武装力量进入争议地带,修建军事哨所并部署武装力量。柬方旋即回应,派遣边防力量驱离且表示抗议,双方一度在边境线附近形成军事对峙局面。
本次冲突有三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第一,泰国军方突然通告26国。这一动作不仅被视为对柬方的警告,更释放出一种拉拢外部力量制造舆论优势的信号。泰国这样做的原因有3个:转移国际视线与争议责任;寻求道义与战略支持;预设国际沟通渠道,以便局势一旦恶化,泰方掌握更多主动权。
第二,第三方调解被无视。事实上,在柬泰冲突刚发生的时候,已有多个第三方表示愿意调解,但好意均被无视。泰国在泰柬边境冲突一事上,秉持拒绝多边调解的立场。外交部长向路透社宣称,泰国不需要第三国对该边境冲突予以调解。这种强硬的姿态,折射出对地区多边机制信任的减弱。当东南亚最重要的区域组织--东盟,都无法约束成员国时,冲突升级的风险正在急剧攀升。
第三,冲突是否会升级?此次柬泰冲突的爆发时点,恰逢缅甸局势持续动荡、越老边界摩擦升级之际,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本已极为复杂。尽管目前冲突仍在继续,但仍有希望通过外交手段降温。
其实这事归根结底还是西方殖民者留下的祸根。柬泰边境争端的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法国殖民时期的边界划分。1904年《法暹公约》与1907年《法暹边界条约》对塔门通寺和柏威夏寺等关键区域的表述存在模糊性,为后续冲突埋下隐患。
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定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但未明确周边土地主权,使该地区成为长期冲突热点。2011年,柬泰两国军队于柏威夏寺附近爆发激烈冲突,致使至少16人丧生。也是在同年,安理会召开非正式会议,对柬泰边境问题进行讨论,这也是最近一次安理会会议。
在当前地区局势不稳的背景下,柬泰如何选择,是重回和平,还是走向冲突升级,牵动的不只是两国命运,更是整个区域的安全未来。历史反复证明,诉诸武力无法真正解决殖民者埋下的边界顽疾,只会加深仇恨,制造新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