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打在发展中国家身上,连传统盟友也未能幸免。瑞士被征收39%的关税,远高于此前威胁的10%,这让以出口为导向的瑞士经济承受巨大压力。瑞士工业针织机械制造商Steiger Textil的首席执行官皮埃尔-伊夫·邦万将这一关税形容为"海啸",直言39%的税率让在美国销售产品变得几乎无利可图。
日本的情况同样尴尬,虽然与美国达成了协议,但在关税生效时发现美方并未落实"税收减轻"的内容,迫使日本首相石破茂要求美方立即修正。这些盟友的反应表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透支美国的国际信誉。
在这场全球贸易地震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巴西和印度的联手。这两个金砖国家成员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新兴经济体并非只能被动接受西方的规则。卢拉表示计划与金砖国家其他领导人通话,讨论应对措施,这暗示着一个更广泛的抗美联盟可能正在形成。印度虽然仍对美国有所期待,但已经开始释放重新评估全球伙伴关系的信号。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已搁置从美国采购新型武器和飞机的计划,尽管政府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无风不起浪,这种传闻本身就反映了印度社会的反美情绪正在升温。
莫迪即将展开的中国之行因此备受关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预计将有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这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展示多边外交的绝佳舞台。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访华已经为两国关系回暖铺路,而莫迪此行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在特朗普关税的阴影下,中印这两个亚洲巨人找到了新的共同利益点。
特朗普政府似乎低估了关税战的连锁反应。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新关税覆盖了几乎所有贸易伙伴,这种无差别的打击正在促使各国寻找替代方案。巴西和印度的接近只是开始,如果美国继续坚持高压政策,可能会加速一个去美元化、去美国化的平行体系的形成。卢拉所说的"多边主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新评估,而美国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正从一个规则制定者变成了规则破坏者。
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冲突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秩序的重构。当巴西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开始联手,当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被赋予新的战略意义,当连瑞士这样的传统中立国都被迫选边站队时,特朗普可能真的捅了一个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的马蜂窝。莫迪的中国之行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各国反制措施的陆续出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这场风暴不仅关乎贸易平衡,更关乎未来几十年全球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