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日宣布对所有美国商品征收34%的进口税,以回应特朗普早些时候的关税冲击。在菲克林看来,中国之所以有做出反击的底气,是因为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通过数十年布局,已构建了足够抵御贸易战冲击的经济体系。
美国民众买到了中国品牌海信的电视机。 《华尔街日报》
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美国对华主要进口商品集中于消费品领域:智能手机、电脑、家具、玩具等。特朗普政府对这些商品加征54%关税,美国消费者将迅速感知价格上涨。
反观中国自美进口则以中间品为主:液化天然气、芯片、飞机引擎、塑料等。唯一例外是汽车,但美国品牌(如别克、雪佛兰)在中国市场本就竞争力薄弱,关税对其影响有限。
菲克林注意到,自2018年特朗普首次挑起贸易冲突以来,中美两国一直在减少对彼此的依赖,但中方的成效更大。
从贸易占比来看,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占进口总额18.5%)远高于中国对美依赖度(占出口总额17.2%)。中国出口市场已多元化,在美国商品进口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国消费者难寻替代供应源。相比之下,除飞机引擎和大豆外,在中国进口的几乎所有主要产品类别中,美国都是中国相对次要的供应商。
"在考虑两国持续贸易战的能力时,这是一个重要因素。"菲克林说,特朗普的关税主要落在普通美国公民和选民身上,他们已忍受了四年高通胀和利率压力,关税将进一步加重民众负担,美国经济早已不堪重负;而中国基准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大缓冲关税冲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