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为李嘉诚出头 李泽楷与长和划清界限

2025-04-01 10:20  头条

本以为交易暂缓之后,李嘉诚能够反省一下,但没想到他已经为自己留了后手,与此同时,美国也出手了,看来李嘉诚还是不死心。

其实这事一开始李嘉诚是打算偷偷将港口卖给贝莱德的,但港府3月4日-意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才开始将此事不断曝光放大,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家是很清楚这些港口是极其敏感的,所谓的-正常交易-不过是借口罢了。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3月28日,我国市场监督局反垄断二司明确表示,已经开始调查这笔交易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

虽然没有直言这笔交易是否存在违规,但李氏家族显然已经慌了,随即就叫停了原定4月2日与贝莱德的交割仪式。

在外界看来,李嘉诚这次该害怕了,因为这么多年来他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每次都是在危机到来前全身而退,所以认为李嘉诚这次也会选择-明哲保身-。

但万万没想到,李嘉诚还是太精明了,他暂停交易,不是取消交易,而是在观望风向,琢磨着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3月30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旗下的所有业务,已经完全独立于长和。

要知道,长和是李嘉诚的旗舰公司,业务遍布港口、能源、零售、地产等多个领域,是李氏家族财富的核心。

李泽楷的盈科拓展集团(PCCW)则主要集中在电信、媒体和科技领域,比如香港的电讯盈科、Now TV这些业务。

确实,从业务上看,盈科跟长和的重叠不多,李泽楷这些年也一直以独立姿态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家族毕竟是家族,李泽楷再独立,也是李嘉诚的儿子。

而且这次消息特别强调-完全独立-,等于是在公开场合给盈科和长和画了一条线,这条线以前可能就存在,但从没这么明确地喊出来过,现在喊出来,显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针对性地回应当前的危机。

要知道,李嘉诚现在最大的麻烦,是长和的港口交易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如果国内的反垄断调查升级,或者外交部真下狠手,长和不仅会损失这笔228亿美元的交易,还可能面临罚款、业务受限,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家族财富的核心要是受损,李嘉诚晚年的布局就全乱了。

把李泽楷的业务独立出来,等于给家族资产加了一道防火墙,盈科的电信和媒体业务跟长和的港口、能源完全不同,就算长和这边塌了天,盈科还能稳住,至少保住家族的一部分根基。

更重要的是,李泽楷这些年经营的业务主要在香港本地,相对低调,没卷进什么国际纠纷,这时候切割开来,能让盈科避开长和正在承受的地缘政治危机。

李嘉诚97岁了,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永远掌控局面,假设长和这边真扛不住压力,交易彻底黄了,甚至惹上更大的麻烦,李嘉诚完全可以退一步,把重心转到李泽楷的盈科上,盈科虽然规模不如长和,但好歹是个稳定的平台,香港本地业务也够扎实,能让李氏家族在最坏的情况下保住基本盘。

除此之外,这也可能是李嘉诚在试探风向,看看能不能通过家族内部的调整,减轻外界对长和的压力,但不管真相如何,这一手操作确实很-李嘉诚-。

与此同时,美国那边也终于坐不住了。

要知道,李嘉诚卖港口最大赢家就是美国,所以交易被叫停之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就在记者会上阴阳怪气地表示,他们对对此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会削弱中国对运河的控制。

可以看到,美国还是一如既往地会-贼喊捉贼-,明明是美国自己一直惦记着巴拿马运河,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多次放话要-夺回来-,甚至不惜威胁动武,现在交易眼看着要黄了,美国却跳出来甩锅,说中国不高兴是因为自己要失去控制权,这套-贼喊捉贼-的戏码,美国玩得真是炉火纯青。

但不管美国想耍什么花招也只能隔岸观火,因为一旦美国介入此事,那李嘉诚再怎么狡辩,也难逃-资敌-嫌疑了。

李泽楷业务的独立,或许只是个开始,李氏家族的下一步会怎么走,谁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嘉诚这回是真遇到麻烦了。

他或许可以靠商业头脑赚到亿万身家,但未必能靠精明算计摆平这次的麻烦,毕竟这不仅是商场,更是大国之间的博弈,他要是还想着蒙混过关,恐怕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