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个消息在家长圈炸了锅--红星新闻实测发现,张雪峰的核心账号在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四大平台同步被标注"禁止关注",其中微博直接点明"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这个坐拥3000万粉丝、被无数家庭奉为"升学指路明灯"的教育博主,突然按下了"关注暂停键"。
作为从"考研段子手"起家的顶流,张雪峰的账号封禁绝非偶然,背后是多重争议的集中爆发。最直接的导火索或许是近期风波不断的商业争议:6月就有家长投诉其168元高考预测卷漏洞百出,数学题出错、地理选项重复,客服还以"拆封不退"拒绝处理 ;而定价12999元的"梦想卡"志愿填报服务20分钟售罄,更让"贩卖焦虑赚快钱"的质疑声从未停歇。
更深层的矛盾藏在教育生态的撕裂中。他曾因"建议把报新闻专业的孩子打晕"等言论被批"功利化误导",其对"天坑专业"的批判直接导致部分高校生化环材报考人数下降23%。这种千万级影响力干预专业选择的现象,既触动了传统教育界的神经,也引发监管层对"非官方志愿指导"的警惕--毕竟当直播间变成"第二志愿填报系统",本身就踩在了政策灰色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9月初他"承诺捐1亿支持统一"的言论还引发过舆论战,虽收获大量支持,却也被部分媒体指责"表演爱国"。多重争议叠加下,这次封禁更像是平台对高风险账号的预防性管控,而张雪峰一句"账号问题"的回应,显然没能平息猜测。
这场封禁的影响早已溢出个人层面。对3000万粉丝而言,即将到来的考研报名、秋招季突然没了"参考坐标";对教育咨询行业来说,顶流的倒下可能加速行业洗牌--毕竟教育部已将"规范志愿填报咨询"纳入整治重点。但反过来看,这或许也能倒逼家长跳出"迷信权威"的怪圈,重新思考教育规划的本质。
聊到这必须问问大家:你曾参考过张雪峰的建议吗?你觉得他是"寒门导师"还是"生意人居多"?教育咨询该靠网红还是官方渠道?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说到底,张雪峰的"停更"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信息不对称的痛点,也暴露了商业利益与教育本质的冲突。无论账号后续能否恢复,这场风波都该让我们警醒:真正的教育规划从不是听"网红答案",而是建立自己的判断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