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父亲住酒店顺走一瓶水,儿子喝下后身亡,家属索赔260万

2025-09-26 09:19  头条

随手在酒店拿走的矿泉水,儿子喝完当场口吐白沫,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父亲要求酒店方赔偿260万。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成都市的郑先生,带着一家五口,前往苏州探亲。

他们到达当天已是深夜,几个人商量下,决定先在附近的酒店住上一晚,然而不曾想过,悲剧已经悄然降临。

致命的矿泉水

隔天,他们早早起床准备出发,临走前儿子郑峰来到爸妈所在的单元房,叮嘱不要遗忘随身物品。

正当这时,他发现角落的桌子放了3瓶矿泉水,没多想随手拿起其中一瓶,开盖后咕噜喝了几口。

随后郑峰突然痛苦的倒地,发出哀嚎声,一边呕吐一边捂着胸口。

见到这情形,郑峰的父母都吓傻了。

随后赶到的妻子赵琳,连忙扶起郑峰并询问发生了什么?

结果听到的回答,震惊了在场所有人,郑峰回答道:"这瓶子中的水有腐蚀性。"

此时他的嗓子就像火烧一样的难受,一阵阵灼烧感充斥着喉咙,剧烈的疼痛蔓延开来。

此时的郑峰已经痛苦到无法站立,为了缓解灼烧感,他来到洗手间,不断的用冷水冲刷着口腔。

随后郑峰的妻子火速找来了酒店工作人员,质问他们在房间内提供的矿泉水究竟是什么液体?

结果对方也表示事情很突然,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而此时的郑峰在房间内,已经奄奄一息,从痛苦的抽搐,到后面嘴巴吐着白沫,逐渐失去了意识。

返回来的妻子,见到眼前的一幕,更是吓的浑身颤抖,此刻的一家人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父亲立刻电话拨通了120,郑峰随后被医护人员送往了医院抢救。

然而,无力回天。

妻子很快就收到了丈夫郑峰身亡的消息,当噩耗传来,郑先生一家直接崩溃了。

一次出行,谁能料到就是和亲人的永别?

郑峰的父亲感到十分愤怒,一个大活人在酒店喝了瓶矿泉水,就这样丢了性命。

他决定起诉到法院,为儿子讨回公道,要求酒店方赔偿260万。

随即当地的警察介入了调查,很快瓶子中的水被拿去实验室进行了化验。

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瓶子中的压根不是水,而是强腐蚀性的除锈剂。

这一消息让郑峰的父母和妻子,感到怒火中烧,表示酒店方面在管理上疏忽,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然而酒店管理方,却反驳了郑家人的指控。

他们表示房间内的矿泉水都是整箱统一拆开的,酒店方不可能有机会在水中倒入其他物质。

这难道是先前那些住客的恶作剧?

但郑家人表示,无论如何酒店方都脱不了关系。

然而此时,事件出现了重大线索。

死者郑峰的父亲突然提供了新的口供。

原来在儿子出事的前一天,他怕家人路上水不够喝,跑到走道上向路过的保洁阿姨又要了两瓶矿泉水。

拿到房间就随手放在了桌子上,谁料儿子喝完,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那么矿泉水瓶是否是保洁员作业时,误将除锈剂装入了瓶中,然后拿错给了郑先生呢?

为了查明事情原委,警方调取了当日的监控。

确实郑先生有问保洁员要过两瓶水,但保洁员表示水是她从整箱矿泉水中拿的,不存在拿错。

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矛盾。

然而在警方再次调取监控后,事情发生了转机。

从监控中可以发现,郑先生在问保洁阿姨拿完两瓶水后。

在回房间的路上,他看见一间保洁室的门敞开着,里面有几瓶矿泉水,于是顺手拿了一瓶。

此时酒店方表示,死者一定是喝了保洁室中保洁员放置的除绣剂,这一切责任应该由他的父亲来承担,和酒店方面无关。

而郑先生愤怒的表示,自己拿的水没有问题,就是保洁员给的水出的问题。

最终经过检测,警方确认死者郑峰喝下的矿泉水瓶,正是他父亲在保洁室拿走的。

此刻郑家人表示,即便如此,一瓶装有化学物质的水,怎么会被装入矿泉水瓶中?

上面也没有贴上任何警示的标签?储物室也没有专人看管?大门还敞开着没有锁上?

酒店方管理认为,保洁室的清洁用品,虽然用了矿泉水瓶子储存,但瓶子都是开过封的,并且产品完全合规。

酒店方面在协调后,承认未将含有化学物品的储物间锁上门,存在一定责任,加上住客是在他们酒店身亡。

出于人道主义,愿意给予几万块经济补偿。

这样的言论,显然没有平息郑家人的愤怒。

死者的妻子情绪激动的表示,丈夫身亡那天,根据苏州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的说法,如果抢救及时,也是有希望存活的。

酒店方没有工作人员提供救治措施,抢救不及时,这才导致惨痛的后果。

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酒店方需赔偿郑家26万元。

这样的结果让酒店管理感到非常冤枉,工作人员表示:"简直是飞来横祸。"

小编认为,死者的父亲私自跑去旅馆的保洁室,为了贪图两瓶水,酿成大祸,把儿子的命给搭上了,是需要负全责的。

酒店方面,也要加强管理,保洁用的化学用品,该用更加明显的专用瓶子来储藏,以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为此,您觉得谁该承担事故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