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男性只要老伴一去世,不出100天就想再娶,并非移情别恋

2025-05-13 15:46  头条

有这样一个段子,说男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升官发财死老婆"。

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更渴望一个"非我不可"的丈夫,和一段天长地久的婚姻。

就算自己不幸离世,也希望丈夫能为自己终身不再娶妻。

然而,对于许多男人来说,女人如衣服,旧了就该换了。

这是因为,大多数女人更需要爱,而大多数男人看中的是价值。

著名养生专家曲黎敏曾这样说,男人只要老伴一死,不出100天,就想再娶。

这并不完全是移情别恋,而是源于内心的躁动。

或许女人们都好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男人能够这么薄情?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多半是以下两个原因。

无法自理,需要女性承担家务

在老一辈子的婚姻模式,都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出门赚钱,女人负责在家操持家务、做饭等等。

这就导致,许多男人到老也不太会做饭,需要一个人来照顾日常生活中的起居和饮食。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社会角色",指的是在特定社会情景中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角色期望。

当个人受到社会影响时,为了避免群体的压力,会选择从众、服从和依从。

在过去,许多女性从小接受的观念就是结婚生子,于是一生便被磋磨在厨房之中。

有位叫晚晴的博主发帖道,70年代左右的农村男性的共性就是,不做饭、不刷碗、也不做其他家务。

每天到店就吃饭,吃完饭就出门溜达,眼里永远看不见活。而这些男人的老婆,包揽着家中大大小小的所有家务。

有网友评论道,我爷爷奶奶就是这样,每天做好饭,还要给我爷爷倒点小酒。

而她自己就夹一点菜,坐到旁边的角落里吃,从来没有上桌吃过饭。

这样的男人,一旦死了老伴,就意味着家里没有了一个做饭、干家务的人。

刚开始还能凑合着过,不出几个月,便想着有人能像以前一样有个人照顾自己的生活。

老年人更易感到孤独

除此之外,另一个原因便是老年人更容易感受到孤独。

在六七十岁的年纪,儿女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无法经常回家看望父母。

而大多数老年人,也搞不懂怎样玩手机。老伴一死,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在心理学中,孤独感指的是个体缺乏归属感,以及缺少被理解和支持的感觉。

相比起年轻人,老年人的社交网络更为单一,因此也更容易感受到孤独。

一方面,这种负面情绪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孤独感还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比如认知能力的下降。

心理学家认为,"社会支持"是缓解孤独感的有效方法,它指的是从亲人、朋友或团体组织等社会关系中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对于丧偶的老年人来说,另找一个老伴有利于重新建立"社会支持",从而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总而言之,正如养生专家曲黎敏所说,男人只要老伴一死,没有任何心理上的留恋,就会马上再娶"新娘"。

这并不是因为爱情,也不是因为移情别恋,而是男人一辈子都需要照顾,他们的内心时刻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