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几小时内两次通电话,美防长讲话藏陷阱,王毅对鲁比奥说重话(2)

2025-09-11 18:14  头条

针对中美外长的通话,美国方面也已经发出了通稿,美国的通稿三行字,却反复提及"constructive(建设性)"一词达三次--这种高频重复的"模棱两可"的表述,很显然说明,美国方面认为此次中美通话并未达成什么共识,积极意义仅仅在于沟通本身。对此,中方也同步发布声明,对此次通话给出"及时、必要,也富有成效"的评价,双方虽用词不同,但都传递出"对话未破裂、仍在推进"的基本态度,只是各自表述背后的侧重点暗藏差异。

中美两国高层之间密集通话,显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来看,这有可能是在为中美两国之间高层的直接见面沟通做铺垫。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今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韩国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这是一场极为重量级的会议。而按照以往的惯例,中美两国高层,都很有可能会亲自出席此次峰会,这也使得中美高层在特朗普"2.0"时期的首次会面成为了可能。

那么既然如此,中美两国也需要就一些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提前沟通和商议,以为两国高层之间的会面奠定基础,让两国高层的会面得以顺利进行。另外,中方马上就要举办香山国际论坛,中方当然也希望美国方面的高层人物能够来京参加此次论坛,中美之间的密集沟通,有可能也与此事相关。

不过,从此次中美两国之间的密集沟通我们可以看出,中方的态度其实是非常明确的。不论是王毅外长的点名批评,还是董军防长的严肃警告,都是在告诉美国人一件事:想要跟中方见面,没有问题,我们持开放态度,但美方首先要学会谨言慎行,尤其是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不要触碰中方的红线。若是美国愿意配合中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那么中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则可以进一步展开,若是美国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么中方也会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