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方增加部署,保证中企矿场安全”

2025-09-30 17: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29日,《日经亚洲》援引当地居民的说法报道称,缅甸军方已增加部署,为中国企业运营的两座矿场提供安保支持,保障其生产运营、产能输出及规模扩张。

有三名消息人士向日媒透露,近期有一支由约10艘货船组成的船队,在一艘军舰、一架无人侦察机,以及驾驶动力滑翔伞的部队护送下执行运输任务。

报道还提到,此前因缅甸军政府部队与反政府武装爆发冲突,位于缅甸西北部实皆省、"一带一路"倡议标志性示范项目的莱比塘铜矿,曾被迫停产两年。如今军政府正采取措施,确保该矿场恢复持续运营。

此外,总部位于英国的非政府组织(NGO)"Myanmar Witness"声称,莱比塘矿场内已建成5座疑似军事前哨的建筑。

日媒分析称,缅甸军方此举一方面是为维护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保护自身为数不多的高收益外汇来源。受西方制裁影响,缅甸军政府赚取硬通货的能力大幅削弱,采矿业已成为其关键收入渠道之一。

据缅甸投资与公司管理局数据显示,自2021年2月以来,中国对缅甸投资额已超5.3亿美元,目前是缅甸第二大投资国,仅次于新加坡。

澳大利亚NGO组织"Publish What You Pay Australia"指出,2020至2021财年,缅甸军政府从实皆省的三座矿场中共获利约7.25亿美元,其中约57%的收益来自莱比塘铜矿。

报道指出,中方一直在敦促缅甸军政府保障其在缅投资安全。

8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云南安宁会见来华出席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的缅甸外长丹穗等人。王毅表示,中缅要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方支持缅方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发展道路,支持缅方维护主权独立和国家统一,支持缅方稳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希望缅方切实保障在缅中方人员、机构、项目安全,进一步打击跨境犯罪,维护两国边境和平稳定。

近年来,中国从缅甸进口稀土增多。

缅甸是全球第三大稀土原矿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稀土原料来源。过去十余年间,缅甸稀土产量一路飙升,从2014年稀土产量200吨上涨至2020年的3.1万吨,产量规模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缅甸也是我国最大的稀土进口来源国。根据国泰君安研报,2024年我国全口径进口稀土总量约7.73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自缅甸进口量4.4万吨,占比57%。

特别是资源较为稀缺、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的中重稀土。2024年我国自缅甸进口的中重稀土矿体量达到3.2万吨,是国内重稀土矿配额的1.6倍,对国内中重稀土矿的供给尤其重要。

不过,缅甸政局动荡及国际贸易摩擦正持续放大供应风险。2024年10月克钦邦战乱爆发后,当地稀土矿开采全面停滞,边境也随之关闭,直接冲击国内中重稀土供给。尽管同年12月关口重新开放,但因当地加征20%资源税导致矿商成本激增,实际进口量未达预期。

国泰君安此前分析称,受内战封关影响,12月国内自缅甸进口的稀土量急剧下滑至300吨左右。尽管12月后恢复通关,但矿商和当地政府利益协商难度加大,缅甸进口量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对于缅甸稀土开采停滞,中国稀土相关人士当时表示,公司拥有自采矿资源,能够保障自身生产需求;对于该事件是否影响稀土价格,行业相关人士没有直接作答,而北方稀土人士则认为,供给减少可能导致原料端呈现紧平衡状态。

另一方面,在中缅稀土合作面临挑战的同时,美国也开始将目光投向缅甸稀土资源,试图介入这一领域。

今年7月底,有四名知情人士向美媒透露,特朗普政府近期正内部讨论多项可能显著改变美国对缅长期政策的建议。转变的核心目的是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截胡"中国供应链中的缅甸丰富重稀土资源,转而服务于美国战略需求。

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讨论的方案包括两种相互竞争的路线:一种是与缅甸军政府谈判,促成其与克钦独立军之间达成和平协议;其二是绕开军政府,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开展合作。

知情人士还表示,上述提议者还希望美国政府放宽对缅甸征收的40%关税,逐步解除对军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并联合印度对缅甸稀土进行加工,甚至计划任命一名特使专门推进相关工作。

美国商会前驻缅代表、现在在缅甸经营一家安保公司的亚当·卡斯蒂略(Adam Castillo)承认,他向美国官员建议效仿中国,先斡旋军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双边自治协议,美国则以"和平调停者"的身份介入。

卡斯蒂略还提议美国加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合作,尤其是与印度合作,共同对缅甸重稀土进行精炼处理,最终实现向美国出口。印度矿业部尚未对此做出回应。

不过,目前这些建议仍处于美国政府内部评估与探讨阶段,尚未形成正式政策。而且多名专家与行业人士指出,美国的这一构想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自政变以来,缅甸内战持续不断,军政府已在边境地区失势,克钦独立军控制着北部大量稀土矿区。尽管有消息称美方在4月左右曾与克钦独立军接触,对当地稀土状况进行初步摸底,但一名稀土行业人士认为,将矿石从地形险峻、基础设施落后的克钦邦高原运输至印度再出口的可行性极低,难以形成新的大型稀土供应链。

缅甸问题专家博蒂尔・林特纳(Bertil Lintner)直言,美国想在"中国眼皮底下"从克钦邦运输稀土,"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