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的央视《朝闻天下》对南部战区空军某旅歼-16战斗机飞行员徐忠昌进行了采访。这次报道除了介绍徐忠昌的成长过程之外,还透露了徐忠昌在南海与外军军机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徐忠昌称这次较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原因是徐忠昌和他的战友当天24小时不间断处置敌情,凌晨还在远海与敌进行空中对峙,缠斗了近50分钟。
对手是谁?
很显然,这是一段含金量非常高的采访。南部战区主要负责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安全。能被称为远海,基本确定是南海海域无疑。能被称为强敌和对手,还能够与歼-16缠斗,基本确定是美军无疑。
至于是美国空军还是美国海军,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目前美军在菲律宾的9个军事基地里,具备部署战斗机能力的有5个,分别是位于巴拉望岛的安东尼奥空军基地、吕宋岛北部邦板牙省的巴萨空军基地、棉兰老岛中北部卡加延-德奥罗市的伦比亚机场,菲律宾中部宿务省的麦克坦-贝尼托·埃布恩空军基地,以及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的拉洛机场。
当然,目前美军尚未在上述军事基地常态化部署战斗机。因此央视此次报道中的美军战斗机通大概率是来自美国海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甚至是F-35B或F-35C。
当然也不排除是美国空军的战斗机。这两年来美国拉着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在南海频繁搞各种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包括F-22A、F-16C等在内的多款美国空军现役军机参与其中。因此不排除是某次演习期间美国空军战斗机强闯我南海岛礁附近空域,然后被徐忠昌所在部队的歼-16拦截。
与菲律宾空军FA-50进行联合演习的美军F-16C
与菲律宾空军FA-50进行联合演习的美军F-22A
具体是哪一次较量?
至于具体是哪一次空中较量,笔者认为大概率是发生在3月份的那一次。3月24日,美菲两国在南海开始了针对中国的"盾牌"军演,美军出动超2000名兵力参演,菲军则投入3000余人,重点进行 "反抢滩登陆" 以及 "中导系统测试" 演练。
同一天,菲律宾派出6艘公务船和26艘渔船强闯我黄岩岛海域,试图借此制造"主权存在"的假象,菲媒承认菲律宾政府此举意在"借美军撑腰试探中方底线"。期间美军出动了一架P-8A反潜巡逻机搭载记者试图从空中闯入,然后遭到中方拦截。美菲的挑衅行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随后,针对美菲的挑衅,我南部战区于3月29日出动海空力量在南海海域进行了例行巡航。试图找回场子的美菲不排除在此期间出动战机对中方进行挑衅,于是便发生了采访中提到的那次持续24小时的空中较量。
这次较量还体现出歼-16在性能上的巨大优势
徐忠昌在采访中提到的"缠斗"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狗斗"。即双方战斗机在视距内进行较量,直到成功咬尾对方为止(这个时候对方座舱会发出被锁定的警报)。在此期间,双方飞行员需要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各种复杂的大过载机动,在成功咬尾对方的同时避免被对方咬尾。很显然,"缠斗"远比正常的巡逻飞行更加耗油。
通常来说,战斗机在执行日常巡逻任务时会预留40分钟的燃油用来在任务空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但是一旦与敌机在任务空域进入缠斗,这40分钟就会急剧缩水。如果徐忠昌当时驾驶的是歼-10C战斗机,别说是缠斗50分钟,可能10分钟就没油了。原因是歼-10C的内油有限,为了提升空中续航能力,在前往南海进行此类任务时需要携带副油箱(通常为3个),这会严重限制歼-10C的机动性能,因此在与外机进入缠斗前必须扔掉副油箱,这必然导致滞空时间大幅缩水。
歼-10C到南海巡逻需要携带多个副油箱
而歼-16作为一款拥有超大内油的重型机,其滞空时间长得吓人,并不需要携带额外的副油箱,因此才能够在远海与强敌缠斗50分钟。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我军在南海岛礁机场进行常态化部署,以及在南海执行日常巡逻和对外机的监视驱离行动时,通常出动的是歼-11B或歼-16这类重型战斗机。
这次采访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战争其实从未真正远离我们"!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到和平的生活,并非是敌人的怜悯,而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徐忠昌这样坚决守护祖国领海、领空和领土安全的人在为我们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