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接连遭遇台风袭击之际,中方以德报怨,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重点强调了两个字。中方其中的深意,希望马科斯能看明白。

台风"海鸥"过境后的菲律宾
日前,菲律宾遭遇了十年不遇的"双台风暴击"。先是台风"海鸥"以雷霆之势席卷中部地区,造成数百人死亡。正当灾区民众挣扎在断水断电的绝境中时,更强的台风"凤凰"接踵而至,超200万菲律宾人民紧急撤离,菲律宾全境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在这样的绝境下,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则重大消息,中方已经向菲方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多省也在通过"友省"渠道向灾区驰援。中方真心祈愿,菲律宾人民能够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值得一提的是,中方特意提到了"中菲人民的友谊"。

台风"凤凰"过境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菲律宾遭台风肆虐之际,马科斯政府还在密谋向南海地区派遣先遣部队,试图挑起与中国更大的冲突。就在中国舆论热议"该不该帮白眼狼"时,中国的这一决定,彰显了"以德报怨"的东方智慧,更诠释了人道主义的本质。
菲律宾民防办公室坦言,连续灾害导致 "救援体系濒临崩溃",原本就因腐败缩水的防洪工程形同虚设,5450 亿比索的防灾预算被挪用,三成城市连基本排水网都没有。此时的菲律宾,亟需国际社会的紧急驰援。中方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
但是,中方的援助决定也确实是沉重的。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对菲援助累计超10亿美元,但这份掏心掏肺的善意,却屡次遭遇"恩将仇报"。菲方一边拿着中国的疫苗和桥梁援助,一边在南海一年搞230多次针对中国的军演,甚至邀请美军部署导弹基地。

洪水已漫过房顶
这种行为确实让中国寒心,但是中方此次仍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有中方的考量。一方面,这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中国不满的是菲律宾政府的挑衅行为,但同情的是饱受灾难的普通民众。分歧归分歧,民生归民生,菲律宾人民是不幸的。
另一方面,这种"以德报怨"并非软弱,而是高明的外交智慧。在美菲军事同盟升温的背景下,中国的援助打破了"对抗零和"的思维定式。一方面,减轻了菲律宾国内对中国的敌意,另一方面,与美国"言而无信"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曾运抵菲律宾的救援物资
中国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援助,在菲律宾人民心中播下善意的种子,让菲律宾民众看清楚马科斯政府的真面目,同时也希望菲律宾政府明白:与中国合作才能真正惠及民众,而依附外部势力、挑起地缘对抗,最终损害的是自身利益。马科斯有闲心在南海闹事,不如好好治理一下防洪工程。
在全球灾害频发、地缘冲突加剧的今天,中国的选择给世界上了生动一课。真正的大国力量,不在于恃强凌弱,而在于扶危济困,希望菲律宾政府悬崖勒马,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中菲关系的未来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虽说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如果能有效应对的话,也不至于出现200多人遇难,数百万人受灾的情况。说到底,还是马科斯政府治理失能,防灾救灾全链条漏洞百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防洪款贪腐问题。马科斯刚上台的时候,曾在防洪项目上拨下了5000多亿比索的预算,但根据今年8月公布的治水项目内部审计结果显示,其中数以千计的项目存在质量不合格、文件不全,甚至一些位于不同地点的项目,竟然有相同的成本记录。出现这种荒唐的事情,很明显就是那些治水项目预算被马科斯政府的各级官员与地方政治势力给瓜分了。当防洪预算成了部分政客的"提款机"的时候,可以想象,"豆腐渣"式防洪堤坝在超强台风面前怎么招架得住?又怎么能抵挡得住"洪水猛兽"呢?

当贪腐问题被曝出来后,菲律宾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陆续下台,菲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部长也因丑闻而辞职,马科斯也下令对其进行严查,但查了几个月,貌似也没有什么进展。直到这次双台风再次突袭菲律宾,受灾情况更加严重了,马科斯再次下令对重灾区的防洪工程展开调查,但菲律宾民众对此已经不怎么买账了,反而马科斯被要求辞职的声音,在菲律宾国内是越来越大了。在这之前,就有不少菲律宾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让马科斯辞职下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