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美国猪肉大豆订单,美经济学家:找不到替代中国的市场

2025-04-26 14:02  头条

根据美国农业部当地时间4月24日公布的截至4月17日一周的数据,中国削减了1.2万吨美国猪肉采购计划,让当周美国猪肉总销量骤降至仅5800吨,这不仅是2025年以来的最低值,与前一周相比,销量更是下降了72% 。消息一出,芝加哥瘦肉猪期货结算价应声下跌0.2%,逼近每磅1美元的关键价位。交易员们紧盯屏幕,分析师们眉头紧皱,大家心里都在琢磨:中国减少采购,到底只是一时的波动,还是预示着一场深刻变革的开端?

与此同时,大豆市场也没能逃过这波震荡。数据显示,中国在截至4月17日那一周仅购买了1800吨美国大豆,和截至4月10日那一周的72800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采购量大幅缩减。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也是美国猪肉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这样的订单量变化,对美国农业来说,冲击可想而知。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忧心忡忡地表示:"要是这些关税一直持续,市场基本面肯定会压低美国的大豆价格。"毕竟,中国的需求在美国大豆出口市场中占比高达60% ,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想要找到能替代的买家,谈何容易?而且,中国采购量的减少,还可能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在整个供应链中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农业一直以来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过去,美国猪肉和大豆大量出口到中国,为美国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支撑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如今,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美国农业正站在十字路口。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让不少进口商望而却步。中国减少采购,也促使美国农产品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策略。

中国在此时大幅削减美国猪肉和大豆订单,背后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合理反制,在贸易中捍卫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优化进口结构、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之举。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等国已经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伙伴。

对美国农业而言,这次订单的取消,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未来,美国是继续在关税的死胡同里打转,还是选择回到理性对话、平等贸易的正轨,不仅关乎美国农民的"钱袋子",也将深刻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格局。而中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正以坚定的姿态,书写着保障自身权益、推动贸易公平的新篇章。